第116部分 (第1/4页)

太阳的方向,一步两步去往前方可能存在的村落。

这一走,就是两天。

开始众人还很有干劲,觉得这么走走也不错,虽说慢了些,但别有一番滋味。这种步行的新鲜感一直持续到当天夜里,女人们终于扛不住了。最先败下阵的是苏岚,这个高冷办公室美女固执的踩着那双高跟鞋,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走了大半天,等她叫苦停下的时候,脚脖子整个肿了一圈。

其余人虽然嘴上不说,但都累的够呛。也就小米和小魏还面不红气不喘,两双眸子也夜里也能保持警惕与灵敏。

赶过路的都知道,长路跋涉不能停,这一停,再想走可就难了。

无奈之下,一众人首次决定露宿野外,又折腾了几个小时,众人在一处山路间找到个背风处,燃了篝火,烧开些水,凑合吃了些冷硬吃食,一个个抵不住疲惫,安排了岗哨,就此睡去。

第一百二十九章 老羊倌

这一夜,大家睡得还算安稳。

前半夜,有些人各怀心事,听着枯枝被燃起的爆响,迟迟不能入眠;后半夜,鼾声此起彼伏,无论大人小孩,个个睡得深沉。第二天一早,众人被早晨的薄雾湿冷惊醒,火堆已然熄灭,宋瑶抱着腿,坐在望风处替了最后一班岗。

小麦穿得有些少,夜里受了些风,地面湿气重,有些感冒的迹象。好在随行有医生,几粒药片下肚,多裹了几层衣物,到了中午时分,小麦已经发了好几身汗,虽然汗津津的有些不舒服,但鼻涕不流了,脑袋也不晕了。

这一路很是漫长,金博和曹良担纲向导,一会儿辨认方向,一会儿分辨位置;明俊伟和晁逸帆负责队伍左右前后的安全,行走在这种荒郊野外,虽然四下空空荡荡,但心里免不了有些惴惴;小米和小魏哥俩儿时不时钻进林子里游荡一圈,运气好的时候能抓到只野兔。

一直到两个小时前,众人略带悠闲的山野旅途结束了,高速路没看到,倒是一脚踏进了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

金博和曹良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瞅着g65高速的方向,怎么还扑进沙漠了咧?大陕北这些年土豪老财层出不穷,怎地还会有这种未开发过的黄土高坡??

这倒不能怪两个半路出家的向导,毕竟他俩不是本地人,对陕北这边不是很了解。

据明俊伟所言,陕北虽然有不少盛产原油煤矿的地方,但贫困的山区依旧是主力。经济发达的几个县城屈指可数,人们被一些土豪大款一掷千金买开心的新闻所迷惑,容易误以为大陕北这片黄土高坡遍地原油煤矿,好像端个盆过来就能舀起一盆钱一样。就像前几年的山西,谁都知道山西煤老板多,但你走在大街上能碰见几个煤老板?

明俊伟没有来过陕北,所了解的一些皮毛都是平日涉猎而来,笼统的有,细节不甚清楚;金博虽然有四海为家的浪子风范,但往详细了说,也是个二把刀。俩人一你言我一语,将信息简单的整合一番,悲哀的发现,他俩连此刻身在何处都分辨不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金博所说的山顶大腰鼓,众人肯定无缘得见了。

无论怎样,脚步不能停下,一众人简单的塞了些干饼肉脯,补充了两日来损耗的气力,再次背起行囊,踏上光秃秃的黄土坡,朝着商定的方向而去,期盼可以在途中寻得村落或是公路。

一个小时后,众人穿过一条沟谷,总算看到一处界碑,界碑矗立在土埂中上了年月,被黄土埋了大半截,也不知道还做不做数。上面红漆字迹斑驳,隐约可见‘天赐湾’三个手书字,下面还露出一半数字。无奈,几人取了刀枪就地开挖,刨尽沙土,这才露出石碑下的文字。略一分辨,发现是xxx乡政府70年代立下的碑,根本没有其他有效信息。

唯一值得庆贺的是,地图上找到了天赐湾三个字。对于这个还算好听的地名,众人只知道这是主席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至于它位于何方,那就两眼一抹黑,完全无从知晓了。不过终归是知道了地方,聊胜于无。

越往深里走,脚下的黄土便越是松软,黄土浮于地表,又被大风带到空中。一行人根本不敢张嘴,开口就得吃土,只得闷不吭声行进许久,直到日上三竿,被火辣的日头晒成了落水狗。一行人在这植被稀疏的黄土高原上走得吃力,十月份的太阳比大家想象的毒,加上土质松软,人越走越累,水和食物消耗巨大。

明俊伟和金博、曹良三人朝着东边高耸的一处土坡而去,那边可以看到一片植被,颜色和黄土迥异,三人估摸着走了许久,应该快到达这个名为天赐的村镇了。于是加快脚步,顶着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