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 (第1/4页)

拇��挪慷永唇饩人�牵�蛘叩人劳鱿壤匆徊健�

山中无岁月,海岛上的日子也差不多,尤其是淡水严重匮乏,更让留下的人感到绝望。

一个月过去了,船没回来,水还剩一大半。

三个月过去了,船没回来,水还剩一小半。

五个月过去了,船没回来,水没了。

这难熬的三个多月里,先后有六人死于药物短缺,另有九人试图前往临近海岛求援,出海之后再没回来。渡轮还有一艘,但却没有驾驶员,原住民男女老幼拢共有六十多人,加上游客不过百。吃不是问题,花鸟岛本就海产丰富,有原住民在,暂时饿不死,唯独淡水是个大麻烦。花鸟岛没有淡水,海水淡化设备没电玩儿不转,人工蒸馏法弄不出可以饮用淡水。好在海岛上植被丰富,虽然少雨,不过至少可以收集露水。这个方法虽然慢,但总好过活活渴死。

就这样,几十号人又坚持了近一个月,终于在某天清晨盼来了破浪而来的海船!

起初,望风的人还以为是海市蜃楼,毕竟已经过去了小半年,他们早已不抱希望,绝大多数人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冷不丁出现几艘齐头并进的海船,人们都有些蒙圈,一时竟然不知该如何是好。男女老幼聚集在灯塔处,踏上瞭望的人用望远镜看了又看,直到海船靠岸下锚,这才确定自己不是做梦,真的有船来了!

海岛余生的幸存者们欣喜若狂,哭号欢叫着奔赴码头,带着近乎虔诚的愿景去迎接大救星……然而,从船上下来的并不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营救部队。

一共两艘船,一艘超级庞大的油轮,一艘略显苗条的军舰。两艘船不像是为救援,更像是逃难。船身上依稀可见触目惊心的焦黑,那是大火焚烧过后留下的印记,船体上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看起来,它们能够抵达海岸已经是奇迹。

船上的人很多,有军人,也有平民,平民占据了大多数。军人下船开路,带着平民沉默而有序的步入码头。这些人大多脸色漠然,神情没有欣喜,也没有悲恸,更多的是麻木。海岛幸存者们愣愣地看着乌央乌央的人群,心底最后的侥幸也摔得粉碎。

之后的事情乏善可陈,军舰下来许多看起来地位较高的人,士兵簇拥在他们身后,俨然一副微服私访的架势。有军官模样的人过来和海岛幸存者进行了交涉,短暂的交谈过后,海岛幸存者们木然带着千余人的逃难队伍返回了居住地,两拨难民齐聚一处,大眼瞪小眼的景象别提有多壮观。

经过短暂的安置休整,沉寂半年的海岛再次热闹了起来。海岛幸存者们讶异于这些人情绪转换之快,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放弃,终于等来了生存下去的机会。诚然,这帮人不是营救难民的部队,他们自己就是逃荒来的,但是这批人与原住民不同,对于登上一座没有淡水的海岛这件事,这些人并不沮丧;相反,当他们获悉此地没有行尸肆虐过,并且海岸还停靠着一艘有着燃油的渡轮时,人群立马进入出一种过大年般的喜庆状态。

士兵们从大船上卸下许多货物,有帐篷、衣服、药品、食物……还有清水。千余人井然有序的领取物资供应,然后三五成群折腾起自己的住处,中间没有混乱,也没有争抢,仿佛进行过无数次排练一般,迅速、有序、高效。这帮人很大方,没有把海岛幸存者们晾在一边,而是给了他们相同的待遇,海岛幸存者们热泪盈眶,恨不得剖心挖肝以表自己一片赤胆忠心,生怕这帮人只是临时施舍这一顿。

入夜时分,在大兵哥们的帮助下,花鸟岛燃起了簇簇篝火,千余难民齐聚一堂,虽然没有载歌载舞,但回荡在山林间的欢声笑语足以说明一切。海岛幸存者们终于知晓,原来这些人竟是临时政府;原来那几个看着仪态不凡的人确实是大人物;原来他们有四艘船、两千多号人;原来他们在海上遭遇了空袭;原来已经有一大半的人葬身海底;原来他们的目的地不是这里,而是一个有着淡水和住房的海岛;原来他们的船没法再开了,需要征用渡轮……

这么多的“原来”汇成了三个字:“有救了。”

海岛幸存者们老泪纵横:“终于等到你,还好没放弃。”

后半夜,火光黯淡下去,人声也不再鼎沸,情绪大起大落的人们终于可以在坚实的土地上睡个安稳觉了。此起彼伏的鼾声响彻寒夜,就连值夜岗的战士们脸上都挂上了几分柔和之意,海风拂过山林,沙沙轻响伴着虫鸣鸟唱,活脱脱的世外桃源景象。

曾雅东站在花鸟灯塔之上,望着远处黑沉沉的海面,目光中带着一抹淡淡的哀愁;小麦坐在一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