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贾敬收拾好东西,挑了个宜出行的好日子,准备两日后离开。第二天一早贾珍来请安的时候蹦出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隔壁府上的元春被赐给七皇子当了侧妃!

贾敬心不在焉,敷衍着说了几句便让他走了。

元春在宫中当女官,七皇子如何下的手?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跟贾府彻底的绑在一起?可是皇帝明明知道他跟忠顺王要结亲了,难道皇帝真的看好七皇子,想在他上台后给忠顺王留个后手,而这中间的纽带就是贾府?

贾敬觉得他的推测虽然不无道理,但是有点牵强,直到五皇子上门。

正如皇帝所说,五皇子是个傻孩子,进门第一句话就是,“好你个贾敬,我以为你是效忠于本王的,背地里还有这一手!这下你跟七皇子成了姻亲,你还有何话说!”

贾敬觉得自己额角抽了抽,他说:“殿下慎言!元春是陛下赐的。”

“什么陛下赐的,我母妃说了,是吴妃,七皇子的母妃下的旨!”五皇子在房间里不住的绕圈圈,气得跳脚。

贾敬被他转的头晕,问:“臣直到元春在宫里当女官,过了年纪就会被放回来的,如何能成了七皇子侧妃?”

五皇子三下五除二就被套出了话,把他打听到的一切全说了。原来是有一天七皇子在御花园中游玩,一个宫女太监都没带,元春呢,刚好去花园里采花。行完礼后七皇子拌了一下,说是脚腕扭了,便让元春送他回去,这倒还说的过去。

不过进了七皇子的房子,不知怎的,七皇子腰间的玉带跟元春的衣服勾搭在了一起,于是七皇子坐下之后,元春的衣服破了。

这是五皇子从他母妃那里听来的,他母妃还有一句,当时七皇子的母妃说了,“我家瑞安是个知礼的人,那元春能在宫中当女官,想必也德才兼备。我见她祖上也是好人家,相貌又端庄大气,便将她赐给我儿子了。”说完还拿手帕掩着嘴笑了一笑,“几位姐姐不会怪罪吧。”

五皇子的母妃说的时候很是咬牙切齿,自打贾敬的丹药,特别是养颜丹出名之后,元春在宫里也很是得贵人的青睐,活也清闲了不少。元春当初进宫选的是女官,跟皇家选妃选儿媳是两条路,因此五皇子的母妃便犹豫了一下,没下手,谁知到最后竟被七皇子抢了,真真后悔。

听到这儿,贾敬也觉出不对了,元春是女官,去采花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小宫女去做的,她在一边看着就好。至于七皇子,一个人去御花园本就可疑,还把脚扭了……呸,他家里那个不学无术,几乎快要被掏空了身子的贾珍都想不出来这么柔弱的招数。元春和七皇子两个,究竟是谁算计谁呢?

但是不管怎么样,元春现在进了七皇子府里,还正式成了侧妃。

五皇子风风火火将该说的不该说的全倒了个遍,一看日头,“你好好想想!咱俩的亲事还算不算数了!本王现在要进宫了,今天父皇招了大哥说话,每次这个时候父皇的心情都特别好,本王要去表表孝心。” 要是能将女儿嫁进宁府,可比纳贾元春当侧妃关系近多了。

他们这是被七皇子全算计了,贾敬心里有些着慌,想去跟忠顺王解释一番。

贾敬换了身衣服,坐着新做得的,上面还没标记的马车到了忠顺王府。王爷进宫还没回来,是王爷的长子,现在也是唯一儿子的康和接待的他。

康和大约二十出头,看着已经很是成熟稳健了。坐在贾敬对面,他比在冷宫的时候气色要看着好了许多,“伯父。”他这么叫着贾敬。

贾敬犹豫了一番,还是接受了这个称呼。“近来可好?”

康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如果没有年初那场意外,他还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太孙,而不是现在这种没爵位没差事,只能在王府里看书写字的纨绔子弟。

康和又看向贾敬,在冷宫的时候,这是除了祖父以外,唯一一个来看他们的人,他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人是皇帝派来的。也是唯一一个让父王和母妃哭出来的人,他还陪着父亲晒过太阳,现在连妹妹也要嫁进他们家里了。

是的,康和也听说他孙子有点不学无术,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他妹妹原本有学有术的夫家退了婚,他原本高贵典雅的正妃跑回娘家了,后来她满头白发的祖父在皇帝面前哭了一个下午,两人和离了,只留下个不满两岁的儿子。现在忠顺王府祖孙三代,一共五口人,比原来住在宫里的鼎盛时期,少了不止一半。

康和陷入对往日的思绪里,一发不可自拔。

不多时,忠顺王回来了,他似笑非笑看着有点乔装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