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林如海的算盘就此打住。

贾敬跪在皇帝跟前,这还是他第一次郑重其事的下跪,皇帝被吓到了,急匆匆从书桌后面蹿出来,拉着贾敬双臂,就想将他扶起来。

贾敬挣扎几下,虽依了皇帝的令站起,但依旧低着头道:“陛下,臣今年年初去过一次江南,先帝交待臣去看看林如海。那时候臣家里和荣府还没分宗,林如海也算是臣家里的亲戚。”

皇帝点头,除了贾敬去江南是先帝派的,剩下的他都知道。

贾敬沉默了一会,又说:“林如海虽然身体不好,断不至于突然丧命……而且,听先帝的意思,林如海手里怕是有好大一笔银子……怕是有两百万之巨。”

这话皇帝听到耳朵里了,他这两天翻看以前的折子,还有国库的收支账本,发现江南一带的税银比往年要少上一些。皇帝觉得奇怪,但是听贾敬这么一说,似乎能对上了。

这么说,林如海是因为手里的银子被害了?是七弟还是大哥呢?

还是大哥的可能性高一些,两者相比只有大哥有可能知道林如海手里有大笔银子。

贾敬等到皇帝在屋里来回绕了几圈,又说:“上次臣去忠顺王家里,见到世子模样似乎不太对。”

这一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皇帝信了。现在的事情就是查这银子到底在谁手里了。皇帝仔细回忆起林如海身死之后当地知府献的折子,目前似乎一切如常。

见到皇帝又开始想事,贾敬适时的引导了一下,“陛下不如再等等,看林如海的遗孀如何行事,还有京中诸王的动静,切不可打草惊蛇。”

“不错,上次就没抓到把柄,只治了七弟一个人的罪,让他逃了。这次定要人赃并获!”

虽然皇帝没指名道姓的说,贾敬也用的诸王这个能把皇帝所有兄弟都包在里面的词语,但是除了忠顺王还有谁呢?

二哥又回去练兵了,五哥像是完全放下了,每日饮酒作乐,过得无比悠哉,七弟在守皇陵,据说是因为离先皇太近,夜里还在一直做噩梦。除了大哥,难不成要去怀疑他今年才十四岁,还养在宫里的八弟,或者那个快要被生出来的有可能是九弟的胎儿。

皇帝安排人手不提,贾敬也回去布置。

以贾敏跟荣府的亲密程度,再加上林家的嫡系就剩下林如海一个,等安葬完毕,贾敏是必会带着黛玉进京的。

还有忠顺王,知道林如海死的突然,更是要惦记着他手上的巨款了,孤儿寡母,就算再加上荣府,还真不够忠顺王一个人算计的。

他要做的,就是把荣府跟忠顺王紧紧绑在一起。

到时候荣府没了,忠顺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那才算是报了仇从此海阔天空呢。

☆、第51章 五十一

薛蟠跟着母亲薛姨妈带着妹妹宝钗进京已经小半年了;一来是避祸,二来也是为了明年的选秀。皇帝后宫里有名字的一共才八个,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

原本母亲是想带着他住在荣府王夫人处的,可是没等动身;便听到了王夫人家里的坏消息;这下住不成了,薛蟠很是开心;住在别人家里哪有自己家里轻松自在。

到了京城之后,先是去荣府拜访,后来又去了他母亲的娘家,两家去完就一点事也没了,舅舅谨小慎微;只交代他别生事就算完了。薛蟠带着小厮每天就在茶馆饭馆处厮混;倒也得到不少好消息。

比如在荣府众人口里被说成忘恩负义,不顾祖宗道义的原宁府太爷贾敬,在别人嘴里则是个炼丹有成,深受皇帝宠爱的国公爷,而且这国公爷每月还义诊,在民间声望颇高,有些一看就是官老爷的人说起来都是丹药是管用的,就是对钱的爱好比一般人稍稍强了那么一些些。

这有什么关系,薛蟠自己家里是皇商,自然知道钱是多么好的东西,因此在贾敬大寿的时候,虽然没收到请柬,也是备了一份厚礼送去,当然薛姨妈在荣府听了许多关于他的传闻之后有些不情愿,不过在儿子的坚持下也就妥协了。

寿礼无比丰厚,完全是按照国公爷的口味送的,但是送进去如石沉大海,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薛蟠原以为贾敬是因他跟荣府的关系有所避讳,谁想一个月过后,他府上收到了国公爷的帖子,说邀他过府一叙。

薛蟠当下又备了厚礼,修身养性了几天,又沐浴更衣,动身上门了。

薛蟠被小厮带进了荣恩公府属于贾敬的外书房,里面已经有个人等着了。等到那人抬起头来,薛蟠倒抽一口冷气,向后退了两步。他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