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方域似乎是不忍心看小孩子的样子,他把盘子推到小孩子的面前,示意他可以吃。

小孩子却十分懂事的摇头退开,还把盘子又推给方域,仿佛是一定要客人先吃才可以。

可方域在盘子推回来之后,还是一口不动。

僧人略有些惊讶,就道:“客人若是不饿,不如先饮些美酒。”

少女就双手擎着酒杯,颤颤的捧到方域面前,目露哀求。

方域看了她一眼,两人眼神相对,少女眼中泪光盈盈,欲语还休。

方域微笑了下,少女面露喜色,将酒杯往前又让了让,他却抬头目视僧人,笑着道:“你说你叫八宝,是这八宝寺的第一位主持?”

僧人含笑点头。

“但八宝寺这名字却是在民国时一位军阀的姨太太取的。此寺原名朝雾寺,而且不是和尚盖的,是一个醉生梦死的大家子弟为了出家盖的,不过盖完后他一天也没住。”方域笑着说。

枣山这野寺的历史其实很悠久,久到能追溯到南朝时期。不过到底南朝时那个宋朝门阀子弟盖的野庙最后是倒了还是变成八宝寺的前身了,这个他并不清楚。他只知道在查枣山时,才知道这山在几百年前不叫枣山,而是“早山”,据说跟一个诗人有关。诗人想看日出所以每天早上都早早起来爬这个山,足有一年,自认为自己必是这山间唯一一个尽享清晨美景的人,结果一日在山中遇到一樵夫,闲谈时才知道樵夫祖孙三代每一日都会看遍这山中美景,诗人说何处景致最美,樵夫便摇头道:“不及另一处。”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就相约第二日去樵夫所说的那个地方赏日出,比比谁选中的景致最美。结果第二日樵夫带着诗人去了他选的美景处,诗人当即就被这美景震得连话都忘了怎么说了。二人前后比了三次,诗人心服口服,道以为自己起得最早,对这个山最了解,谁知是他狂妄了,更是听闻樵夫每日三更就上山,祖孙三代几十年都是如此,他们才是最了解这个山的人。诗人甘拜下风后,便有人说谁上山早就能看到这山的美景,于是大家都比着看谁更早登山,天长日久,此山就成了早山。

早山是不是枣山?因为没有早年的地图做验证,其实也只是推测。方域看的资料是本地搞的旅游图册,为了宣传本地的旅游资源。

方域只是在诈这僧人而已。

可他说完之后,周围陡然一静,僧人的面色也变了,不是生气,而是紧张,像忘了词的演员,不知下面该怎么演了。

僵立片刻后,僧人匆匆告辞,少女们也领着孩子们草草躲走退下,只有方域面前的食物仍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周围花香、溪声依旧。

方域没有去管面前的食物,虽然它们真的很香,而且此时此刻香气仍然没有消失,似乎证明了它们是真的。

而且他的肚子确实已经饿了。

在寺中这几天只吃了白菜、萝卜炖豆腐。虽然主持给他做了鱼,可那鱼的味道就不必提了。所以,这些食物真的很能勾引人肚子里的馋虫。

但是方域就一直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全猪、全羊。

他没有带手机,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但他一直在默数自己的心跳,两个小时后,他摸了下案几,说了句:“这桌子是自带加热的吗?这么冷的天,这菜放了两个小时还不凉。”

桌上的菜瞬间就失去香味了。

周围的花香也消失了,溪声也慢慢不见了。

方域站起来,他拿起案几上放着的灯烛,举着走到庭前的桃花树旁,开始烧树。

他记得秦青曾用这个办法去烧梦中的世界,而且她还成功了。

这时一个少女跑出来,喊道:“住手!”她泪水涟涟,想靠近又不敢的问他,“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去烧它?”

方域说,“现在还不到三月,桃花就算早春发芽,此时也不会开花。”

少女道:“它不开花,你便要烧它?”

方域说:“它是假的,我烧它是为了让它现原型。”

少女愣了,一时不察,方域已经点着了这棵树,去烧第二棵了。

少女根本不敢上去拦,跟在方域身边不住哀求。

“你不要烧!”

“你烧了,这林子也就毁了!”

“你想烧了这整个林子吗?”

“林中生灵颇多,它们没有罪过啊!”

但方域仍在烧树。因为他发现这树真的能烧着。火舔上枝条,慢慢的,细小的树枝变得焦黑,落到地上,也引起了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