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 (第1/4页)

秦青怔了下,“真的?”

“真的。”陶斌把车支好,“你要我就不推走了。”

“那好。”秦青掏钱包给他五十块,钱货两清,这辆车就归她了。这个价格比网上的二手车价格便宜多了,她也在找车,基本都是一两百的。

买了车,两人就成了“熟人”了。秦青问他是接着读研究生还是去工作,陶斌说:“打算出去读。”

出国啊,也是个选择。

秦青说:“祝你好运。”

陶斌笑出一口白牙,上面还有牙套,“谢谢。”他把手上的书换个姿势拿,露出了学校忆苦思甜活动的宣传单。

“你报名了?”秦青指着说。

“哦,对。”陶斌说,“我需要多参加几个活动,社会活动,这有助于提高我的评分。你不知道我这一年来打了多少工。”他做出一个累毙的鬼脸。美国大学注重学生的综合评分,社会活动和小组等集体活动都算。

秦青上楼时还想,没想到学校这个不入流的活动还有这样的受众群,看来学校老师们也不全是目光短浅之辈——在这个活动出来之后,她真的怀疑过学校的品位和智商。

她和陶斌交换了电话和微信,一周后,陶斌就出发了。他这一行是十个人,由两个老师带队。为了避免学生过于分散带来的安全压力,学校会把这一组学生分到两所学校,都有指导老师,他们会住在学校里,跟当地的师生一起生活。

陶斌发了很多照片回来,写着他的感想,他也有FB的账号,同样的文章他会翻成英文在FB上再发一遍,并拜托在留学生俱乐部认识的几位已经在留学的同学们评论一下,让他的页面看起来有点内容和人气。

陶斌去的地方不远,就在本市下面的最穷的一个镇上。可见学校也不是盲目安排的,他们也怕学生出事。

这所镇有两所中学,陶斌在其中一所里。

“这里很漂亮,学校是新盖的,还没两年。我看比市里很多中学都漂亮。”

配图是一个跟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的雪白的大楼,正面刷着蓝色的漆,窗户光洁明亮。操场上是黄色的单双杠、独木马等设施。对面则是漂亮的篮球场和足球场。

陶斌说:“到这里来发现学生们每天下课都会出来打球,比我们那边的学生更爱运动,不过他们不怎么在意规则,足球、篮球的规则混着用。”

同去的五个学生都被分到了主课,有一个女生去教音乐欣赏。剩下的时间里,陶斌等男生也会带着学生们打球。

这所学校为了招待他们,特意安排了游览活动,就是带他们到镇上最大的一条人工河前玩。

陶斌等人听说后就想开烧烤大会,但本地的东西不多,只得淘宝来一些作料后,烤了点猪肉、玉米等蔬菜来吃。同去的那个女生悄悄说,“我从来没想过一个地方的超市里会找不到鱿鱼。”

陶斌也觉得很吃惊。这个镇跟他们的市只有几个小时的路程,却简直像两个世界。

一个男生蹲在河边,看到一个不像石头的东西在河滩中央的草丛里半掩着,到这里几天后早就野了,他涉水过去,把那个东西捡过来,发现竟然是个佛头。

“你们看,这是什么?”

陶斌抬头,看到那个男生举着一个黑乎乎还向下滴水的东西向他们走来。

☆、第 192 章 猪队友

秦青在周五下午被抽中去义务劳动,他们班和另外两个班一起捡垃圾。夏天到了,学生开始光顾学校内外的冷饮店,学校的垃圾箱不堪重负之下,大家自发的把白色垃圾扔满整个学校花坛与操场的隐蔽处。学校为了教育大家,用抽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打扫卫生。

班长在班群里通知:每人必须捡够两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即有人在群里出“主意”:去垃圾筒里捡够两袋就行。

“何必那么麻烦?寝室里捡一捡就够两袋了哈哈哈哈”

聪明人太多。

秦青和司雨寒捡够自己寝室的,发现才半袋,去掏垃圾箱又太脏,最后还是老老实实去捡了一下午,到七点才够数。然后统一交到了校门口的垃圾车上完成了任务。

两人都累得够呛,去食堂随便买了点吃的就回了寝室。秦青把饭放到碗里时,司雨寒说:“柯非和孙明明说今晚不回来了,两人在外面住。”

秦青说,“行,那关门吧,我开空调,你先去洗澡。”

两人都不是爱交际的人,晚上也很不喜欢在寝室里四处串门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