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1/4页)

默然了一会儿,有人怯生生说:“是路娘子么?她有一日触忤了陛下,被陛下亲自鞭刑处置,之后就没有人再看见,都以为是死了随便埋掉了。”

杨寄不言声,拎着带血痕的剑在跪着的这些人中间走了一圈,剑锋就在他们的鼻尖前面晃,见者无不冷汗如浆。杨寄狞笑道:“路云仙于我有深仇大恨。谁能告诉她在哪里,我就免他一死,否则……”

谁都不想死,可是瑟瑟发抖之外,也没有人敢接话。杨寄绕了一圈,心里恼恨得几乎想再砍一枚脑袋下来,但是他明白,这些人确实不知道。路云仙和沈沅在哪里,只有皇甫道知晓得了。

杨寄擅杀宫中侍女的事很快传开。第二日朝堂的气氛格外死气沉沉。杨寄冷着一张脸,连平常要装一装的礼数都懒得装,对皇甫道知说:“那宫女招认了,孙淑妃自尽的缘由是妄图戕害皇后与二皇子,意欲使自己的儿子能当上太子,结果那日密谋,以为被我发现,惊惧自尽了。那宫女自然也不能留,我杀掉了。”

皇甫道知眉头一皱:“怎么可能?朕原本就有意立皇长子为储嗣,何须孙妃密谋?那个宫女若是有过,也应该是内侍省依例处置才是。”

杨寄笑道:“宫里这些娘们的勾心斗角,只怕陛下自己也不完全晓得。孙妃想死,上吊时我们又没有去拉她的脚。至于那个宫女,先居然敢构陷于朝中大臣,臣寻思着,若是再交到内侍省里,再让她胡说八道一番,只怕话出如覆水,收也收不回来了。反正逃不了一死,还是我这里及时止住苗头的好。”

他居然在这里掐住了火苗。皇甫道知脸色不善。很快,有人在后面嘟囔着:“臣怎么听说,孙妃是遭人逼迫,羞愤自尽?”

杨寄回头一看,又是上次那位,他上前把那人一揪:“赵侍中,说话要有凭据,否则空口白牙,尽说些无稽之谈,可是要惹祸的!”

那人气势上首先输了杨寄一层,强自分辩道:“难道将军不是杀人灭口?”

☆、第215章 巧妇

杨寄手指着他说:“你什么意思?指明了与我有关是吧?你不怕诬陷我也就算了,倒也不怕诬陷清白守贞的孙淑妃?!将来太子登位,你玷污太后的名节,你有脸见人?”

他恶人先告状一般扭头指着赵郎中,对皇甫道知说:“陛下!你说这可恶的家伙该不该处置?”

皇甫道知棋差一招,没料到素来爱惜羽毛的杨寄居然也敢做杀人灭口之事,真是不打算要名声了。可再算一算,杨寄失小名声,而没有失大名望,纵使好杀专擅的罪过,也远比逼淫皇妃的名声要轻飘飘些。

这是他硕果仅存的羽翼,实在舍不得处置,但面前的大将军、尚书令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朝中应和他的臣子比应和自己这个皇帝的还多。皇甫道知情知躲避不过,只能尽量为那人说话:“杨尚书令,朝中对兰台谏官向来允许风闻奏事,就是为了不断掉朝廷的言路。赵侍中职分所在,不为有过。”

杨寄哼了一声,瞥向赵侍中:“那么,赵侍中确实只是‘风闻’奏事喽?”

赵侍中心里不甘,但瞟瞟上头主子没用的样子,知道自己要是犟一犟,就只有一条死路,他气哼哼举笏低头:“确实是风闻。”

杨寄盯着又问:“那么,什么遭人逼迫,羞愤自尽的话又是哪里来的呢?”

赵侍中脸涨得通红,极不情愿地答:“大概是听下面的宫女宦官们乱传,臣就信以为真了。”

“哦。”杨寄若有所思道,“看来,杀一个宫女还不够啊。宫里再有这样的谣言出来,我要好好杀他一批呢!”目光斜着瞟了瞟皇甫道知。

杨寄撇开赵侍中,又对皇帝说:“会稽虞亮,与陛下土断之策相左,现在居然敢聚集家中部曲人众造反。臣请亲自带兵围剿叛贼,推行陛下新策。”

皇甫道知愤恨不已,明明是你杨寄做的祟,偏偏要把一切都推在皇帝头上。他说:“会稽是朝廷赋税的大郡,若是轻起兵戈,只怕不好?”

杨寄笑道:“江东日久忘兵,确实不是我北府军的对手。但是,若不杀鸡儆猴给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看看,只怕陛下以后的政令,推行一条,失败一条。朝廷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国库空虚成什么样子?陛下若还想今年富富态态地过年,就只能先从会稽的豪门大族入手,让他们割肉出血,拿点铜钱金帛出来了。”

这家伙的权臣谱儿越发摆得像模像样了。皇甫道知说了不算不谈,还被威胁不给钱过年。大家但看见他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最后“退朝”两个字,都是从牙缝里挤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