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他的明理识趣,反倒令许良辰心里过意不去,堂堂外交部总长这般求才若渴,对社会有益不也是自己的理想?……想了想不再客气,笑着说道:“谢谢总长抬爱,能不能允许我考虑两日?”

第三十五章 怎么是你?!

王正欣自然满口答应。

送了王正欣上车,孙孟林才带着许良辰离去。车子转出大门,迎面一台车驶来,挂着美国领事馆的标志,隐约似乎看到戴维的侧影,未及看清已经交错而过。

接下来的时间,林城绑架案被国内外报纸纷纷报道,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各国使领馆纷纷致函致电南方军政府,为本国侨民的安全提出警告和抗议,有的国家甚至透露,若是军政府在此事上无能,他们将动用己方力量解救人质,并不排除运用武力。

尽管绑匪绑架的是外国人,但这依然属于南方军政府内政;容许外**队在中国领土开枪,是侵犯中国政府尊严的行为。意大利公使的主张,很快被军政府驳回,但尽快解救洋票,成为军政府迫在眉睫的题目。

如何解救洋票,军政府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以段政勋为首的主战派;二是内阁总理杨理慎为首的招抚派。

段政勋对招抚毫不松口,他认为南方匪患不绝不可姑息养奸,若政府迫于压力低头,将来洋票之类的事将更为严重,必须斩断于萌芽状态。

内阁方面却因为沉重的外交压力,主张暂时招抚,秋后清算。因为北方军政府正准备与五国银行团谈判借款,以为统一南北的军费,一旦事情解决不好,外交内困,军政府将面临严重考验。

在此情形下,军政府连续召开专题会议,外交部也发布了一系列公告,以安抚各国使领馆及侨民;在这些会议掩护下,段奕桀临危受命,悄悄带兵赶赴林城。

这段时间暴雨连绵,夜里军队的开拔也在雨幕中进行。

事情发生后,头脑清晰的段奕桀不仅派出了先头部队,还派出了一批侦察兵,化装探路、抓舌头,但他明白这类侦察只有战术价值,很难了解到土匪窝里的具体情况和部署。

报纸在极短的时间便迅速清楚了绑架案,与之同时的,各国对军政府施压令之陷入四面楚歌,他心知必有原因,于是不动声色把深藏多时的无线电情报人员调动出来。

设备是他从德国秘密引进的,侦破和保密技术都属世界先进之列。但是,只有先进设备和技术还不够,还需要精通各国语言、勤奋爱国的特科人员。通过掌握的各国核心部门的密码本,译出重要情报,掌握其编码规律,以为军事行动之用。

这个重要任务落在了外交部情报司和新建的秘密电台。

茫茫雨雾中,看着军队无声无息开拔,段奕桀的军车才颠簸着冲到前面。没走多远,后面一辆车歪歪斜斜赶上来,连续闪着车灯,段奕桀下令车子停下,穿了雨衣的罗宏文跳下车去。

说了几句,很快便回来,递给段奕桀一个写着绝密的卷宗:“大少,特别行动组有最新消息。”

段奕桀眸光一聚,伸手接过去,迅速打开看完没出声递了给罗宏文,想了一会吩咐道:“密电大帅,按第二计划增兵,并要求外交部立即派出最好的翻译人员;回电嘉奖特别行动组!”

罗宏文答应着吩咐下去,段奕桀看着他雨中的身影,暗暗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有大仗要打……”司机小武闻言看了他一眼,心里猜测着大少话中的意思。

段奕桀心里既沉重又高兴,他没想到临时成立的特别行动组,凭不多几个抽调来的成员,竟能在最短的时间,结合学到的技术和获取的情报,迅速掌握了破译几个领事馆密电码的特别办法。

最近拦截到的电码在两天两夜间全部被破译,甚至出现了一个被行动组组长、段政勋贴身秘书梁于文私下称为“本子”的奇才………据说此人记忆力惊人,拿到电台收到的电码,已经能做到不用查对密码本,便可以心中有数地把内容念出来,而且基本上不会出差错的程度。

网到了这样的人才,段奕桀很高兴,已经下令梁于文将此人送过来,因为他知道,根据最近无线电截收的信息,绑匪处一定存在一个电台,那里将会有他们勾结联系的最佳证据。

这些人既然设计了这个局,自己就不能任由各国的矛头只对准军政府,幕后这只黑手,才该是众矢之的,段奕桀的目标是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大雨一直在下着,经过三天三夜的颠簸,无数次陷入泥泞、众人抬出车子才能行进、甚至很多次雨中抛锚不得不步行,这天下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