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种师道轻叹一声,忽而自言自语地道:“银州一战只在十日之后,只愿有慕容贤弟相助,我军乃是人强马壮!”

种师道话音一落,乔峰与慕容复同时一惊,不由彼此互视了一眼。这米脂一战结束不足半月,种谔便要挥军再下银州。如此心急,他如何会听乔峰一言不要孤军深入?

送走心事重重的乔峰,同样心事重重的慕容复独自一人在营房外站了许久。慕容复虽不懂军事,却也明白这古代的战役与现代的战争大为不同。古代的战役是以人为主角,而人会恐惧会疲惫。米脂一战艰苦卓绝,西夏军甚至将重骑兵铁鹞子也压上阵来。此战之后,宋军伤亡数以千计。即便是经过这几日大夫们不眠不休地诊治,伤兵营中也仍躺着上千人不能动弹。一场大战之后,不仅仅是武器需要修理,士兵更加需要修整。而这些都需要时间,半个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历史已经证明,种世衡、种谔、种师道祖孙三代各个将种,他们凭自己的战绩为种家在宋军中立下了“种家军”的赫赫威名。种谔绝非贪功冒进的庸才,何以这回伐夏一再行事急躁用兵弄险?

慕容复思绪纷纷,可惜隔行如隔山,怎么也想不明白。正头痛,邓百川已出现他身边劝道:“公子爷累了一日,这天色已晚,不如……”

慕容复闻言,当下精神一振,摇头道:“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我若不能遵守,谁还会将它放在眼里?”说完,便举步转回伤兵营。所谓入乡随俗,慕容复相信比起《圣经》,这些伤员们应该会更加喜欢《西游记》当他们的夜晚读物。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萧大侠,你不打算说点什么?

乔峰:慕容贤弟是聪明人,凡事自有主意,我该信任他。

导演:萧大侠,其实你也是聪明人!

第21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中)

慕容复回答不了的问题,种师道在出兵前三天有了答案。

见过慕容复之后,种师道一连数日都在伤兵营围观慕容复如何对伤兵营进行改进。几日过去,给种师道最大的印象便是比起以往,如今的伤兵营内多了几分生气。虽然仍有哀嚎呻吟不断,但伤员们的精神却是好了许多,休息时也不再沉默叹息,反而每日里饶有兴致地讨论那孙大圣可曾收服那猪妖。待慕容复将那羊肠取出晒干制成羊肠线用于缝合伤口,伤员们的恢复速度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才没几日,那些原本“注定”要死的伤员们也都逐渐开始好转。种谔身在行伍世家,自然明白伤亡的减少对士卒们有多大的激励作用。他心喜难耐,便跑去见种谔要为慕容复请功。

哪知方才行过礼,种谔便吩咐种师道调五千士卒驻扎米脂,其余将士三日后俱前往银州参战。而这五千士卒中绝大部分是在米脂一战中受伤初愈的士兵,甚至伤兵营内那近千士卒也包括在这五千人之内。反而是那些在军中负责诊治伤员的大夫们,种谔却要全部带走。种师道初入行伍,仍视种谔为家中长辈而非军中上级,不由道:“叔叔,这些士卒伤势未愈,只怕战力不足啊!”

种谔却无动于衷,只冷冷地道:“无妨!”见侄儿面露疑惑,种谔点拨他。“银州若能攻下,米脂自然无虞,你不必忧心。”

“……可是,伤兵营里的那些伤员,他们一日都离不开大夫……”种师道却仍旧喃喃。他是知道种谔的谋划的,五路大军最后约定会和于横山,银州绝非最后一战。大军前往银州,米脂寨中的伤兵尚可无虞,可若是再往前行呢?种师道即刻明白了过来,叫道:“叔叔,您这是要任这些伤兵自生自灭!”

种谔闻言即刻瞪了种师道一眼,将他后面的话全逼了回去,冷冷地道:“军令如山,听命行事!”

种师道忍不住求情:“叔叔,慕容复接手伤兵营之后,伤员的情况已大有好转,只要假以时日……”

“够了!”种谔大喝一声,满脸的不耐烦。“兵贵神速,本将没那么多时间等他们!种师道,你若心存怜悯,便留下罢!”

种师道浑身一震,即刻面红耳赤。他自幼习武,十余年来无论寒暑日日苦练不辍,为的还不是能在军中出人头地?这一回是他入仕以来第一次参战,岂能尺寸之功未立便成了弃子?

种师道正不知如何是好,种谔却已黯然一叹,轻声道:“彝叔,你的心意叔叔明白,只是你看不透这大局!”

种师道听种谔呼他表字,语气温和好似回到了种家,叔侄二人闲话家常,急忙深揖一礼。“请叔叔指教。”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次伐夏声势浩大,仅叔叔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