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慕容复低头凝望了面前的碗碟一阵,许久方幽声道:“官家,石头缝里哪里榨得出油水来呢?”

慕容复的话这般直白,小皇帝也不禁压低了嗓音。“可惜如慕容卿这般忠枕为国的,毕竟是少数。”

慕容复见小皇帝这般灵醒,当即抬头笑道:“官家错了,这世间最富贵的并非儒家啊!”

小皇帝还想再问,慕容复却已不愿再回答,只轻轻地摇了摇头便要起身告辞。

怎知小皇帝看了眼外面的暮色只笑道:“不知不觉竟已到了这个时候,慕容卿不如陪朕一同用膳?”说罢,也不需慕容复回答便令人送上了酒菜。

小皇帝这般热情,慕容复还能有什么话说,只得起身谢恩。宴席间,慕容复见为他执壶倒酒的内侍居然极有突破性地长着一把大胡子,不由多看了两眼。

小皇帝见状,当即笑着为慕容复介绍道:“童伴伴乃是李宣政的弟子,亦是朕身边得用之人。”

那名人高马大的大胡子太监此时也放下酒壶,向慕容复叉手为礼。“奴婢童贯,见过慕容大人。”童贯,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掌兵权二十年。掌权时倒行逆施无恶不作,提拔阿谀奉承他的无能之辈,又将战功卓越的将领一一贬谪,生生毁了北宋军政根基。可以说,历史上金兵入侵满载而归,首先要谢的便是童贯二十年的辛劳。

如此一位在徽宗时朝野侧目的太监大佬此时居然在为自己倒酒,慕容复不由目瞪口呆。只见他勉力维持住面上平静的神色,稍稍欠身道:“童阁长多礼了。”能够平静致谢而非当场暴起将童贯毙于掌下,慕容复亦对自己的隐忍十分赞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慕容复眼见天色已晚,便又要告辞。哪知他方站起身来,一个“谢”字尚未出口,便觉一阵晕眩。

小皇帝见了立时笑道:“慕容卿醉了,童伴伴,快扶慕容卿去后殿歇息片刻。”话音之中竟是掩饰不住地欢欣。

慕容复的酒量是陪着乔峰一块练出来,哪里是几杯淡酒能醉倒的。他见小皇帝的面上露出一抹近乎诡谲的窃喜,登时寒气上涌,急忙一掌向童贯推去。童贯体貌魁梧,皮骨坚硬如铁,哪知被这个斯斯文文的慕容复随手推了一掌竟觉心头一阵窒闷,即刻倒退了数步仰面一跤跌倒在地。

慕容复此时却已顾不上童贯,只见他单膝跪下,一手支着地,喘息着道:“臣失仪,臣告退。”说罢,也不在意小皇帝是何脸色,只管又摔开了几个围上前的内侍,摇摇晃晃地向殿外走去。

童贯捂着胸口咬牙移到小皇帝的身边,低声道:“官家,不能让慕容大人这么走啊!”给慕容复下药的主意是童贯出的。若是让慕容复清清白白地出了这门,小皇帝会如何,童贯不知;可他自己,显然是要被碎尸万段的。

小皇帝亦知慕容复深受太皇太后的宠幸,今日之事他若是去寻太皇太后告状,只怕他皇位不保。唯有令慕容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今后才能任他摆布。想到这,小皇帝只把心一横,咬牙怒道:“都没长眼么?慕容卿醉成这样,还不快扶他去后殿歇息?”

一众内侍此时也已明白到事情并不简单,大伙正犹豫不决,殿外忽而传来一声:“太后驾到!”

听闻向太后突然杀到,小皇帝即刻面色惨白六神无主。他身边的童贯却是比他精明些,赶忙上前一步,打翻了桌案上的酒壶。

不一会,向太后跨入殿中。

小皇帝双膝一软,顷刻跪倒在地,结结巴巴地道:“儿臣……儿臣见过,母后……”

满额冷汗的慕容复亦万般艰难地跪下施礼。“微臣见过太后。”话音方落,他便已支撑不住沉重的头颅,只得将额头死死地抵在地上微微喘息。

小皇帝未曾大婚,这后宫宫禁仍由向太后执掌。她原是听闻宫禁将至而慕容复仍被小皇帝留在福宁殿这才来看看,不意竟撞到了这般诡异的情况。向太后毕竟聪慧,左右看了一阵便已觉出不对来,赶忙挥退了左右,厉声问道:“官家,这是怎么回事?”

“儿臣,儿臣……”小皇帝汗流浃背面色灰败,如何也说不出话来。

“太后,”慕容复却在此时忽然缓过气来,仰头道。“官家方才设宴款待微臣,席间提起了淑寿公主。“微臣不知不觉多饮了几杯,这才失仪了。”

“对对,”小皇帝听慕容复这般所言,登时眼前一亮,忙附和道。“儿臣正要命人送慕容卿出宫。”

向太后满腹狐疑,看看小皇帝,他一脸死里逃生的欣喜;看看慕容复,他神色沉静瞧不出半点端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