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申屠衍全身的神经却在不断的绷紧,全身的血液都在冲向脑门儿,他脸涨的通红,他想,告诉他吧,可是告诉他又有什么?可是如果不说,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你从黄泉路上回来又是为了什么呢?枉你战场上无畏无惧,怎么到他面前怎么就怂了呢?

“噗通——”一声,背后的首饰盒子翻到了,仅有的几支钗环七零八落的散落开来,除了这些,还有一张胡乱叠着的纸条。

钟檐拾起来,才看了一眼,神情变得复杂起来,推开他,直直的走了出去。

申屠衍拾起地上的纸条,他一直不认得字,只有拿去给穆大有看,穆大有看了一眼,啧啧,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道,“将军,你被那姑娘坑了。”

见申屠衍没回过劲来,他又添了一句,“将军,这样的姑娘,不要也罢。”

☆、第六支伞骨·承(下)

申屠衍抬头望去;屋檐上的积雪;此时已经有化了的迹象;雪水顺着瓦楞落了地;是沉闷的啪啪声;自己亲手点的红灯笼还发着微弱的光;虽然微不足道;却也是光。

昨夜的那场喜事仿佛是一场闹剧;什么也没有改变;一切又重新回归到了原点;没有什么比没有改变更加失落的了。

申屠衍听着穆大有的‘善意’规劝,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摇摇头,从回廊里走了出去。

常言道,化雪总是要比下雪时冷得多,所以人们更加愿意呆在屋子里。当然,这紧紧只能对于不愁生计的富贵人家来说的,而我们故事里的却是一个比一个穷困潦倒的主儿。

是以,穆大有正在自家的茶铺子里在媳妇的淫威下吹着西北风儿。

钟檐正在回廊底下低头修补着坏了的凳子,他虽然手中做着木工,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回云宣。

而申屠衍呢,正走在兖州的街上,手里提着那再也用不上的嫁奁和首饰,乱世中,能换了真金实银才最实在。

雪天又是年关,街上开的铺子很少,整个城空旷得几乎可以听见回音。申屠经过桥头底下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有一个声音,似乎在叫他。

“客官生,留步。”

申屠衍转过身,却看见桥下摆着一个挂摊,垂鬓童子盈盈含笑,眯着小狐狸般的眉眼,指着他笑,“对,客官就是你!”

申屠洐觉得新奇有趣,历来只有长者算卦才令人信服,黄口小儿也学大人的模样,倒也新奇有趣?

——古怪的小孩子。

申屠衍戏谑道,“你都还不知道我会不会做你的生意,怎么就客官喊上了?”

老道士笑眯眯着说,“客官,你会需要的,你心里藏着桩事,一桩于私,一桩于公,我说得对不对?”

申屠衍驻足,他忽然觉得有趣起来,故作惊讶道,“哦?那你倒是说来听听。”

小童子拈起手指,装模作样的算了一通,抬起头,一本正经道,“客官,你命里有劫。”

申屠衍好笑,却也顺着他说下去,“接下来小神仙是不是我身上的桃花劫,破财劫,或者其它什么劳什子劫,非要小神仙身上的赌咒符文才能够消除?”他以为这个小孩子会耍什么不同的花样,没想到,还是江湖术士的老套把戏,不觉失望。

小童子却嘻嘻笑着,头摇得跟波浪鼓一般,“非也,非也,”他的眸子亮晶晶的,“我只是劝客官切勿北行,北方有劫,九死一生。”

闻言,申屠衍的脸瞬间沉了下来,许久,才抬眸,“多谢小神仙的警言。”

说完,转身离开,渐渐消失在早春的融雪后。

小同意童子脸上笑眼眯眯,身边不知何时已经站了一个鹤发鸡皮的老人,很多年,他也是这般看着那些少年人从稚嫩变得沉稳,最后老去,人生圆缺,最难忍受的竟然是时间的无涯。

可年少时候总归是痴心,愿不愿意听终归是他的事,能做的,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呐命,

“爷爷,我做得好不好?”童子拽了拽老人的长袖子,撒娇道。见老人没有回答,越发娇横起来,“给给小爷我买糖葫芦了吧,小爷我不嫌弃。”

“可是老头子拿不出手。”老人冷哼,揉乱了小人的头发。

日光稀薄,瓦上的融化的雪水滴答滴答,老人牵着小孩儿的背影越来越小,最后汇聚成两个黑点。

“爷爷,大块头叔叔竟然不认得我了,真是好生辜负了我给他煎的那些汤药了。”

老人最后也没有给小孩儿买糖葫芦,可是小孩子哪里记得那些恩仇,一回头又向着爷爷撒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