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孜郑�

纳特的创造者及《安东尼》(

第 212 页

我略去了我的地址,不给他回信提供便利(我那时是个预 科六年级学生,我的第一本书是一年以后才问世的。勃留 索夫不认识我,但我敢肯定,他知道我父亲的姓名,如果 他愿意的话,他能回信的)。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两天以后,一份折叠起来的短 笺送来了,是由路密安茨耶夫博物馆转交给我的,该馆馆 长是我父亲。这不是一张明信片,那样会显得对我过于轻 视;它也不是一封信,那样又会显得过多的尊重。这是一 张折叠起来的短笺(典型的勃留索夫作风 “不要做得 过分 。我打开它,读道:“亲爱的女士”(注:尽管他比 我大二十岁,我在给他的信中还是称他为瓦列里 雅科夫 列 维 奇!。 ) 我不记得短笺的开场白了,它对有关诗人和店员的问 题几乎只字未提,也没有提到马塞尔 普雷沃。关于罗斯 丹他是这样说的: “罗斯丹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的运动中是进步人物, 年 ) 的运动中则是落伍人 但在二十世纪到今天(即 物。我不爱罗斯丹,是因为我的心中并没有萌生起对他的 爱。 爱是偶然的。 ( ”他在最后这句话下面画了线) 他还写了几句话,暗示他希望见见我,也可能是希望

①事实上此时是 年或 年初, 如果她当时确实是

岁的话,

因为她出生于 年;况且,她的父亲,伊凡 茨维塔耶夫,当时 仍然是路密安茨耶夫博物馆的馆长。茨维塔耶夫是 年被解职 的,原因是象征派诗人艾利斯(茨维塔耶夫女儿们的朋友)被指控 利用茨维塔耶夫教授的疏忽偷窃了馆藏珍贵的蚀刻画。艾利斯未被 判罪,但茨维塔耶夫的职位不可复得。勃留索夫通过艾利斯应该知 道茨维塔耶夫其人。 英译者

第 213 页

能进一步保持通信联系,但写得很含糊,不然我会记得的。 然后是他的签名。 我自然没有回复他的短笺(尽管我很想回信)。 爱是偶然的。 〔……〕

两首小诗

我的第一本书《黄昏纪念册》是在我十七岁时出版的。

它收有我十五岁、十六岁和十七岁时所写的诗歌

那时候出本书是很容易的。把诗歌收集好交给排字工 人,选一个封面,付清费用 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一 个七年级预科生,没有告诉任何人而自己做的一切。书印 出来之后,我把五百本送到倒霉的斯比里多诺夫和麦克罗 夫书店,然后,就想让自己的脑子好好休息一下。我一本 书也未送出去让人写书评。我甚至不懂这个,但即便我懂 我也不会这样做的。设想一下,转弯抹角地求人写篇书评! 除了斯比里多诺夫和麦克罗夫书店以外,在其他书店是找 不到我的书的。然而,书评出来了,其中有褒赞的:马克

沃伦辛所撰的一篇长文,由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①茨维塔耶娃的第一本诗集《黄昏纪念册》中收有许多她写给弗拉基 米尔 尼兰德尔(艾利斯的朋友)的情诗,她把他视为自己的情人。 在窃画丑闻披露以后,玛丽娜断绝了同尼兰德尔的一切联系。他们 英译者 最后决裂是在她的书问世不久之后。

第 214 页

玛丽埃塔

莎吉娘①也写了一篇。最后,还有勃留索夫的

一篇短评 。内容我大概记得有这些:“茨维塔耶娃小姐的

诗充满了一种令人不安的亲切,而有时这种亲近会变得尴 尬,就好像一个人无意中从窗外窥见了他人的房间。”(我 心里想,应该是一栋房子而不是一间房子!)短评的主要部 分,即认为对形式的总体把握、主题的独立性及其表达等 诸方面于初学者来说是十分难得的,这些我就略而不谈了, 因为我已记不起文中的具体词句了。短评结尾写道:“然 而,我们还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整本书没有比这句诗 的情感更强烈、思想更生硬的了,‘不!伪君子的骄傲自大 真令我厌恶!’但是,当我们知道作者仅仅芳龄十七的时 候,我们确实会语塞的……” 对于勃留索夫来说,这样对待我这本诗集已经很不简 单了。我再次祝贺这篇短评的问世。但是,除了愉快的事 情以外,我自然记得那不愉快的,我对此一笑了之:“是否 应有更必要的思想和更强烈的感情,这正是期待于你的!”

① 玛丽埃塔 莎吉娘(

) 罗 斯 女作 家, : 俄 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