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己是一个足够仁厚英明的皇帝了。

只是即便再仁厚和英明,承光帝只要一想到彼时他才继位十年,年纪刚刚四十出头,他那时存活下来的五个儿子就开始为了储位整了个你死我活,最后仅仅剩余了一个元后所出的嫡子,承光帝就忍不住心生怒意。

——他那时一来是气这些儿子沉不住气,不够孝顺,须知他也是足足等着先皇年过五十,方才与兄弟们开始争夺皇位,而那个时候,他才四十余岁,儿子们就一个不落的开始争夺储位,如此,储位争夺完了,是不是就要逼着他下台了?承光帝如此一想,便不肯去管甚么夺储一事;二来,自古储位之争血腥无比,承光帝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些,倒也不觉得五个儿子里或死或关上一两个,对他来说有太大的妨碍——毕竟,没有任何一次的储位之争,是不流血的。

可惜饶是承光帝再是一位仁君明主,再知晓自己放任五个儿子夺嫡的后果,是五王夺嫡,五去其四,并且还死了四个参与夺嫡的公主的时候,承光帝彼时也险些在朝堂上晕厥过去。

想到当年痛失四子四女的痛楚,承光帝目光一黯,随即拍着萧无尘的肩膀,叹道:“无尘可是记住了?你既是开了口,将那些琐事全都抛开了去,就要记着你的话,只要将那两样学会,旁的,只做怡情便可,切莫再花太多心思,让朕和你母后担忧挂念了。”

萧无尘眼眶微红,垂首轻声道:“是,父皇,儿子此生,必要活个长长久久。就是不为自己,也会为了父皇和母后如此。”

承光帝安下心来,亲自看着张太医开了方子,又拿着方子询问了半晌,才令萧无尘的亲信去抓药熬药,然后自己拉着萧无尘的手,再次走向了皇后的棺木旁。

这是他的妻子。虽不是原配,却是他为自己亲自挑选的妻子。

承光帝站在棺木旁,认认真真的打量着棺木里的人。

他从前以为,她比他年纪小那么多,总该会走在他后头,坐上十几二十年的太后,再去地下与他相会。如此,倒也省得他因为在没有遇到她的时候的荒唐而太过愧疚神伤了。可是,最终先死的那个人,竟是她。

“梓童再等一等。”承光帝喃喃道,“你再等一等,待朕帮着无尘挑选好了能辅佐他一生的人,朕便下去陪你。”

承光帝的声音着实压得太低,萧无尘并没有听清楚,他只是站在一旁,看着棺木里的人,微微发怔。

发怔的人却不只是萧无尘一个。

皇后薨,先前圣上不在,因此诸臣才会继续往东宫的议事阁去。现在圣上回来了,直接下旨三日不上朝,以解哀思。

萧君烨和众人再叩头拜过之后,直到宫门关闭的时候,才都各自离开。

萧君烨虽然被封王,却与其他萧家人不同。他有封地,却不能去封地,而是只能住在洛阳城的昭王府。

萧君烨往日并不太喜欢回府太早。因为府中只有他一个主人,他就是回去了,也没有人等着他,无甚可欢喜的。

可是今日,他却是急匆匆的回了昭王府,尔后亦不肯用膳,直接把自己关到了书房里。

然后,他严肃、认真、珍而重之的,用右手托住了那根被萧无尘握住过的左手小指,细细的看,仿佛如此,就能从上面寻到另一个人的痕迹。

第9章 和亲

承光帝回来了,这就意味着,给萧无尘撑腰的人回来了。

那些眼看着萧无尘当真大剌剌的不肯和其他人一样老老实实的替皇后守孝的人,虽然心中气苦憋闷,但也不敢再胡乱斥责萧无尘,而是按捺下性子,打算在三日之后,圣上重新上朝的时候,那时再开始上奏折,讨论太子的孝与不孝。

萧无尘却不甚在意那些。

他心中清楚,那些想要用“不孝”的帽子来压他的人,很多都是背后有人的臣子,身子那些人,最后很可能会联合起来,一起想方设法用“不孝”二字来攻击他。

可是,那又如何呢?

萧无尘回到东宫,在铺了厚厚的皮子的座椅上坐着,看着来来回回的送着承光帝的大笔赏赐的人,他心中清楚,无论那些人费多大的力气,只要他的父皇决意要他做这个太子,让他继承皇位,那么,那些人是无论如何也翻不出甚么浪花来的。

要知道,前世因为沈妃之故,萧无尘当夜根本不知道皇后的死,甚至直到第二日天亮了,椒房殿里被诸多妃嫔命妇跪满了的时候,他才穿着一身不合守孝礼制的衣衫,奔到了椒房殿……

彼时,萧无尘尚且不知道母后留下的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