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绿儿和燕儿听罢,一齐点点头,见状,秦若九淡笑,绕过幔帘,走进内卧,盯着屋内的一景一物,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感。

榻前,依稀坐着朝烈帝的身影。他的眉眼,以及背影,都是那样清晰的印在那里。

他对她深情的凝望,以及霸道的索要,都让她那样鲜明的想起。

嘴角,不由自主的扬起一抹苦涩,明天,迎接她的,就是一种全新的生活。不再有担忧,不再有恐惧,包围她的是无尽自由。为何她的心,这一刻,却又像被人上了把枷锁,总感觉不到欢快的滋味呢?

…………………………。

康音选在今天离开,说明他已经知道,朝烈帝这两日,一定被公务缠身,忙得丝毫抽不出时间来顾忌于她。

不错,北奉太子被遣送离开以后,朝烈帝就接二连三接到许多大臣的劝谏的折子。

折子中无非是一些贪死怕死的大臣认为,这次得罪了北奉太子,誓必会引起两国不和,战乱相交。于是,恳请天子下召,主动向北奉示好。以解两国之间误会,重修旧好。

当然,朝烈帝是何等高傲的人。他岂会对待伤了自己兄弟,又戏了自己娇妻的下流国家示好?就算没有这些,以他睥睨天下的孤傲性子,也断然不会讨好别人。

所以,那些大臣自然受到痛斥,严重则,还被当场削减官爵。

不过,那些大臣敢冒着这样的风险,写这些东西,也并非无道理。

自从北奉太子回国以后,北奉国的势力就隐约有扩张之势。任谁也看得出来,他们这次明目张的胆招兵买马,似有出征打仗之心。而想要攻打的国家,首先就非康庆莫属。

同时,边境多处,最近也是占乱频繁。各处蛮夷贼子四处奋战,纷纷扰他国土,侵他土地。不难猜出,这些人的首领,要么是收了北奉国的好处,要么就是受到煽动,否则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如此猖獗的突袭康庆国。

不错,朝烈帝进日,的确是颇受困扰。

虽然那些乌合之众所占之处,都是九牛一毛的偏远荒芜贫脊之地,但久而久之,也可聚集成不可想象的力量。到时候要毁他泱泱康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所以,治服这些贼子狼心,就要趁热打铁,在这羽翼未丰之际,一举落网。否则,将来便可造成无法想像的野蛮力量。

想到这里,朝烈帝再次召集起群臣,整日盘坐朝烈殿内,与那些足智多谋,颖悟绝人,予智予雄的心腹们,凝重的商议起治敌之法。

第104章

☆、第105章

转眼一天的时间,过去大半。

秦若九端坐在镜台前,眼神充满了焦虑,这种焦躁不安的等待日子,让她微微有些心慌意乱。

她水眸不住凛向绣着牡丹的镂空窗幔外。

是的,她一边期待朝烈帝的到来,一边又害怕他来。

她是想在日落前,再见他最后一面。毕竟她要离开他了,至少她现在可以明确的知道,她对这个男人,还是倾了心。甚至有些眷恋他的气息,他的拥抱。

但是,她却害怕,若是真的见上这最后一面,她会不会因为掩饰不周,而泄露心底的秘密?

就这样,她的心一直处于矛盾与纠结之中。

到了日落的时候,秦若九的心仍显得忐忑不安。时不时的在屋中徘徊,时而蹙眉,时而低叹。

她现在并不知道朝烈帝在做什么,康音又在干什么。但是他明白,他们二人一定都得忙得无法抽身。一个为国家大事而忙,一个为今夜的逃亡而忙。终究不是一件事,但其中的重要性对二人来说,却意义非凡。

绿儿似乎看出了秦若九的心事,当下上前安慰道:“娘娘,你要是觉得不舒坦,我陪你去花苑里走走?”

听到绿儿的提议,秦若九这才静了下来。停下步子,轻叹一声,怅然的盯着远处开得正火的牡丹,微微点了点头道:“也好!”现在,只要能有分散她注意力的东西,让她不要这样慌乱就好。

……………。

在绿儿的缠扶下,秦若九迈着轻幽的步子,游走在花苑中。

跟在身后的小环和燕儿显得异常安静,也许是大家都觉得这是最后一天留在皇宫了,所以表现相当安静。

秦若九分不清楚她们是喜是忧,但看得出来小环,神色有些苍白和游离,思绪也凝重惶恐。她一整天不曾说话,对于绿儿和燕儿的询问,只也显得吱吱唔唔,答非所问。秦若九看得出,那孩子比起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