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 (第1/4页)

追加投资力度,让东方人看看真正的有钱人是怎么做事儿的,也让他们见识一下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在以每次轰炸成本2个亿美金砸钱的大手笔(多国部队对伊拉克)投入下,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金主们在这方面的财务账,其计算法跟组织之前的计算方法差不多。投入的人或物,算的不光是其本身的价值,还有相关的技术研发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等。其中越是高科技,其研发成本就越高,比如b2隐形轰炸机,它的研发成本就非常高,产量又很有限,所以算下来,当年单机价格就超过了2亿美金。而像f16这种第三代战斗机(f15重型战斗机的轻量化版本),当初售价是2000多万美金一架,后来衍生各种型号,并多次外售,哪怕是通货膨胀,其价格仍旧持续下降,甚至一度跌破1200万美金。

这里也一样,源文明的研究投入,无疑像其他尖端研究一样,是个噬金洞,而且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这样的算下来,源文明的研究成果,像机动装甲、武器等等,其造价确实很贵,平均下来动辄百万、千万,苗朴的那辆特级装甲房车甚至是要论亿的。可随着源灾变以后的技术障壁突破,源文明研究取得火箭式进步,相关成本就会迅速被拉低。其中一些,甚至是“绝代产品”,以后其整个体系都会被更好的新体系取代,曾砸钱无数的它们,在此时将释放最后的闪光,至少还能收获些实用数据,比占用仓库满满蒙尘腐烂好得多。

说起来,人也是一种资源成本,像早期的各种损益的源化实验体,在源文明技术没有突飞猛进之前,自然个个都是珍宝。但是,现在就在迅速的贬值着,某种角度上讲,像罗芷晴他们能越来越频繁的外出执行任务,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种原因。

不值钱有不值钱的好处,至少对于个人而言,他们不再是笼中鸟,不用每天与研究人员为伍,有了更高的自由度,甚至可以用一些诸如“外出闯荡,如今事业有成”的理由跟家人团聚。

然而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一入江湖,身不由己,大多数实验体最终还是又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从事与异能相关的事,他们的价值就在这里,无论是外力,还是自身的追求,都是要靠这种特长来展现,像他们这样的人,无人甘愿一生普通,且他们大都深明体系的能量,所以都会选择顺势而为,能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正是因为这种大音希声级别的束缚,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富有浪漫英雄色彩的人和事,哪怕针对的是些个不再平凡的觉醒者而言。至少现在还不多,大的时局尚稳,有国家机器镇压,但凡看过些影视剧的,都知道在这个讯息发达的时代,国家机器的力量可以多么细致,在这样的力量面前,大多数的觉醒者们也只能是做盘龙卧虎,又或者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

今天,趁着夕阳未落,丁号通道的地表基地,就来了一批这样的人,老牌实验者。

曾几何时,他们就像国家挑选的宇航员一般,精中选精,平均下来百万人中出得一个,而现在却成了重赏之下的勇夫,打着大义的旗帜来为自己搏个敞亮的未来。说白了,他们就是高价值的工具,如此而已。

苗朴并不知道连佣兵类的洋鬼子同行都已经不远万里的赶来参与这场盛宴,对他而言,长期在一线搏杀,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已经很是厌烦。这种情绪并不是良好的后勤条件所能完全消弭的。主要是因为这种生活太过刺激,而越是刺激的就越容易让人产生精神上的疲劳。

好在,现实让他必须更多的从生存角度来审慎的看待这种生活,那么所谓的疲劳就显得有些矫情了。完全可以不疲劳,死了就丝毫不会再觉得疲劳了,可他愿意死吗?

不愿的话,那么就什么都别说了,提起精神头儿来尽可能做好吧。

现实就是这么缺乏美感。一点都不像影视作品描绘的那么诗情画意,这还是他不断的在胜利,不时的赚取些随便在外面抖一抖就够普通人一生衣食无忧的前提下,若是反过来,日子将会有多么难熬,对人格、性情的摧残将会有多严重?

空间切换是硬生生被苗朴等过去的。3个多小时,并不算太长,在这段时间里,他指挥傀儡们总计杀掉大约400头类梦魇怪物。他也不知道这些奇特怪物的生死跟空间切换有没有什么联系。只不过当时没什么更好的选择,又觉得总得做点什么,而这些怪物对他和傀儡们都充满敌意,既然如此,那就下雨天打孩子喽。

空间重新切换完成之后,苗朴检点了一下损失,主要是悬浮球,这种器物本身没有任何攻击力,因为要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