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 (第1/4页)

任后人评说,这就是乾陵。

关于此段故事,也有另一版本,内容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说李淳丰的铁钉砸在了袁天罡的铜钱孔里。

李袁二人后来也陆续为自己选了墓地,说来也巧,竟也选在同一地点;仅相距数百米而已。

后来李淳风临终之际,袁天罡前往探视。李言:我自愧不如你啊!我死后数百年,墓将被盗,而你之墓,则可久保无患矣。

袁问其因,李答:果报所致也!再问,李又答:我当丞相,积怨甚重,必累及身后。

而你为国师,一向消灾解难,积功累德,故可保无患矣!

今果如李淳丰所言。李墓门户洞开,游人亦也可下至墓室“参观”。地下墓穴中空空如也,所有遗物早已荡然无存;

而袁墓则一冢黄土,青草萋萋,完好无损。

这个故事也有几个版本,其相同之处都说李袁之墓都建在相距不远的一个风水宝地,多数人传闻二人之墓在长安,

而少数人则说李袁之墓位于阆中的天宫院。

小道秘闻,真假难辨,仅供娱乐,切勿当真!)

☆、第十三章 ,天字三号归来

第十三章,天字三号归来

他再次扣住棺盖,用力向外一推,将棺材打开,那棺盖的内里,赫然写着八个大字,

“斗转星移,天意可逆”

他用手擦去棺盖上的灰尘,向里面一看,但见,棺材里面铺着一张黄布,黄布上面整齐的躺着一柄古剑,安静的沉睡着,

古剑的旁边叠放着的一件打理整齐的袍子,除了这两件物品之外,便再无他物了。

郎天义像是拿起本来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样,将那袍子和古剑拿了出来,

那袍子的上色蓝白相间,四周围绕着北斗七星,那古剑的剑鞘外面通体暗黑,极为普通,剑柄之处有着盛唐时期特色的雕文,

郎天义清晰的记得,这两件物件正是他在无数次的梦境之中,看到的那个年轻道者所持之物。

他将那七星法衣往肩膀上一搭,左手握住剑鞘,右手握住剑柄,用力一拔,慢慢露出清冷如水的剑体,和剑体上镀刻着的北斗七星纹印,

就在这时,那剑体上的七颗点饰,突然亮起一道灼眼的光芒,如同极昼一般,刺的郎天义双眼生疼,

紧接着,四周的景物开始慢慢的变幻,不大一会的功夫,已经置身于一处青山绿水之间,

他感到奇怪,刚要移动身体,突然听见身后有说话的声音,他转过身,发现身后正是两颗古树,旁边是一条清澈的小溪,

古树下面,水声潺潺,两名身着仙风道骨的白衣隐士,正在那里下棋。

“你曾识武曌帝相,今又断去了武家帝脉,武曌定要杀你!”

“天意!”

“这推背图理,日后必为各朝帝王所撰改,不知后人,会否可解你意?”

“天意!”

“这一卦象,外族乱华,烽火四起,生灵涂炭,令人遏息!”

“天意!”

“这一卦象,西方外夷,逐鹿中原,东海鱼寇,承风而上,吾子吾民,吾国吾邦,愧泪兮。”

“天意!”

“这一卦象,国邦稳固,妖孽中出,颠倒乾坤,父不父,子不子,臣不臣,君不君。悲兮!”

“天意!”

“最后一卦,后世千年,烽火四起,日月隐蔽,翻天覆地,江海跌宕,万物众生,此劫难度,谁主沉浮?”

“天意!”

“若如所预,地下之乱,深海之祸,天外之劫,后世可否延续?”

“诸般劫数,尤可渡,吾心所系,乃是千年之后,人心不古,泱泱众生,自掘坟墓!

唯盼,千年之后,时空轮换,斗转星移,天意可逆!”

“有人来了!”

那二人说完,同时站起身来,向这边转过身,郎天义刚要看清他们的面容,突然感觉浑身一惊,

发现自己正躺在山涧下的小溪边,他连忙站起身来,向四处看去,

刚才那个地洞入口已经不知所踪,就连那两颗参天古树,也消失不见了,天空中太阳早已下山,

满天的星斗在夜空中时隐时现。

“难道,又是一场梦!?”

郎天义揉了揉额头,低头一看,发现那柄七星古剑,和那件七星法衣正放在自己的身边,只是那柄古剑上的七颗星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