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 (第1/4页)

的恐惧吧,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等死更可怕的事?

赵大漠然的走过去,一刀割断了那汉人士兵的咽喉。

那士兵嘴里吐出几个血泡,脸上的表情变得释然。他想说声谢谢,可惜,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几十块巨石狂轰滥炸之后,城墙上已经破败不堪了。上来的预备队被这一轮巨石砸死了一百多人,而且连个囫囵尸首都没有留下。而汉军士兵现在还活着的,已经不到五百人了。十去其九,活下来不一定是万幸,因为他们还要继续承受煎熬。

抛石机炮停下来之后,契丹人的攻势再一次到来。弓箭手近乎于徒劳的射了几箭之后,就开始有契丹人从城墙上冒出头来。第一个上来的人不是幸运者,这不是抽奖,如果是,那他抽中的就是特等奖,去死。

但总是会有第一个的,不然第二个怎么来的?

惨烈的战争还在继续,上来的第一梯队预备队坚持了一个时辰不到,还活着的只剩下二百多人了。卓青战挥动旗子,第二队的预备队冲了上来。然后城墙上的契丹人再次被清理干净,看似汉人再次占据了上风。看似而已,因为他们都知道,其实优势一直在契丹人那边。

不出预料的,契丹人一退,那些抛石机炮就开始发威。在那些巨石的轰击下,有一段城墙甚至已经开始坍塌。照这样下去的话,说不定守军还没有死光,城墙或许会被砸出一个大豁口来。

当契丹人不知道第几次杀上城墙的时候,赵大看了看,他身边的监察院护卫只剩下两个人了。两个已经杀得几乎脱了力的人,提着刀,大口大口的喘息着。就算他们再强,再冷血,也有耗光了力气的时候。外面的契丹人还有很多,他们累死也杀不尽。

已经将近一整天没有吃过东西了,饥饿将疲劳的感觉无限的扩大。第三梯队的预备队也已经上了城,再坚守一个时辰天就黑了,而城墙上或许将再也没有一个能喘气的人。看着两个手下大口大口的喘息着,赵大忽然想起汉王殿下以前说过的一句话。

人活着,无非两个字而已。

呼吸。

呼,是出一口气,吸,是争一口气。

现在是在出一口气呢,还是在争一口气?

赵大忽然笑了笑,管他呢,反正现在契丹人很憋气。

如果真的就这么死在了沧州的破乱城墙上,自己会遗憾吗?会!这是肯定的。可若是必须要死躲也躲不掉的话,就这么死了或许也当得起轰轰烈烈四个字了。赵大忽然又想到了另外四个字,民族英雄?这四个字并不好玩,往往被人称为民族英雄的人,都活不了多久。青史留名这件看起来很辉煌的事,往往不如默默无闻却长长的活一辈子。想想当初在大将军王府里的日子,赵大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那个时候自己不过是个家奴,是个连普通农户都不如的奴仆。但是汉王殿下却跟其他的主子不一样,他并不把自己兄弟二人当奴隶看待。这些年,从亲兵开始一步步走到了现在,成为了大汉如今武职上品级最高的那个,是不是应该足以自傲了?

监察院的指挥使啊,是巅峰吗?

自嘲的笑了笑,赵大将目光看向城下。看来那些操作抛石机炮的波斯人也累了,应该是正在吃饭吧。难得的喘息时间,赵大在城墙上坐下来,随手将蹦出了无数缺口的横刀丢在一边,却捡起一柄契丹人惯用的弯刀抓在手里。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他真的没有力气去捡更远一些的横刀罢了。

借着这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城中的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给城墙上送来热乎乎的饭菜。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馒头,咸菜,这就够了。士兵们的手抓起白白的馒头,会在上面留下几个或漆黑或艳红的痕迹,但他们并不在意,大口大口的塞进肚子里。赵大接过来一个小姑娘递过来的热乎乎的馒头,说了声谢谢。

在馒头里夹了两块腌菜,赵大忽然发现原来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莫过于此。

看赵大一点也不斯文的将那个馒头三口两口送进肚子里,送饭的小姑娘露出一颗漂亮的虎牙笑了笑。她从竹篮子里取出第二个馒头,很仔细的帮赵大夹上两块腌菜,白生生的小手拖着馒头递过去,如同礼佛一般的庄重。

这一刻,赵大心里之前的疑惑一扫而空,就为了这女孩儿干净的笑容,就为了她庄重的神色,就为了这两个馒头,死,值了。

他又想起汉王殿下经常会说的一句话,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那话中的含义。人都会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就看如何去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