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厚又是气恼又是担心。

又走了二十里,前方十余骑人马迎面而来,见了大军到来,便迎上来说要面见三江候。等见了面,程义厚才知道原来是刘凌派来的侍卫。这些侍卫将刘凌的亲笔信交给程义厚,他看了之后明白了事情真相,心里更是担忧。

听程义厚说半路丢了卢玉珠主仆二人,刘凌的侍卫也是心急无比。刘凌有严令给他们,务必要找到卢玉珠二人。他们不敢耽搁,跟程义厚告辞之后一路向北寻找而去。程义厚派人引领他们到了卢玉珠失踪的地方,十几个侍卫随即仔细的查看起来。

再说刘凌这边,他派出了侍卫之后努力让自己安下心来,提笔写了一份奏折。将玉州之战的前后经过再次详细描述了一遍,然后告诉孝帝安心,自己一定竭尽全力将后周大军击败,收回坛州。

其实在三天前,玉州大胜的当日刘凌便派人将战报用八百里加快送回太原,算算日子,信使若是一路疾驰,不眠不休的赶路此时应该差不多已经到了太原了。只是既然小六子来了,刘凌就有必要再写一份交给小六子带回去,一来是让孝帝安心,二来是让小六子好交差。

其实刘凌预料的差不多,玉州大捷,这样振奋人心的胜利消息必然是要尽快送回太原府的。几个信使每人带了两匹骏马,昼夜不休,在第三天的下午,也就是小六子到玉州后两个时辰之后,信使用了三天三夜,三个人跑死了三匹骏马,终于带着一身的疲倦冲到了太原城门前。

离着很远,为首的信使嘶哑着嗓子高呼:“玉州大捷!忠亲王率军斩敌五万,已经解了玉州之围!”

三个人一边纵马狂奔,一边声嘶力竭的大喊,到了城门下再也坚持不住,齐齐的摔落了下来。守门的将军不敢耽搁,派人抬着报捷的信使一路飞奔就进了皇城。沿路他们不断高呼玉州大捷,整个太原府都沸腾了起来!

孝帝躺在床上,正在听卢森奏报关于这次南征的后备事宜。

卢森道:“陛下,这次忠亲王南征,自都城与建雄军总计调兵六万,所需物资甚巨。各部已经全力运作起来,争取不让前方的将士们饿肚子。这些日子募捐所得的金银,粮食,已经尽数装车,明日一早就会启程发往南方。”

孝帝点了点头说道:“忠亲王带着将士们在前线拼死抗敌,无论如何也不能亏待了将士们。就是朕吃不饱,也断然不能让前方的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这样,宫里面的开支从即日起再缩减一半,节省下来的钱粮都送到前线去。”

卢森动容道:“陛下,不可啊。如今宫里面的开支已经不能再减了,如今包括陛下皇后在内,宫里面的人每日只有两餐,而且只是白粥咸菜,若是在减下去,让臣子们心里如何能放心的下?陛下放心,如今国库里还存着原本要交给辽国的岁贡,足够支撑战局开销。求陛下收回成命,宫里面的开支无论如何不能再减了。”

孝帝想了想道:“也罢,朕苦一些倒是不妨,只是辛苦了皇后,自从跟着朕以来,一日不曾安稳过。”

卢森见孝帝不再坚持,心中稍安道:“陛下放心,以忠亲王之才,平定南方指日可待,老臣想着,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捷报传来。”

正说着,外面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一进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了:“启……启禀陛下……南方……”

孝帝猛的坐直身子,卢森噌的一下站了起来,紧走几步问道:“南方怎么了?!”

那小太监一抬头,一脸激动的喊道:“南方……大捷!”

第九十三章 分营

就在程义厚领着不到四万大军到达玉州的时候,此时从北方建雄军抽调的三营兵马也正在日夜兼程的赶来。刘凌给建雄军下的严令是在他到达应州五日后,若是建雄军还没有到各营将军就军法从事。

在程义厚带着几十个将领进大营参见刘凌的时候,建雄军的三个营士兵已经开过了应州,再有不到一日就能抵达玉州了。先行报信的斥候,只比程义厚慢了两个时辰就进入了玉州大营里。

眼见着各路人马即将到齐,刘凌心里的底气也足了一些。

这次程义厚率领三万六千人马,之后建雄军赶来的话有三万人马,刘凌现在手里有抚远军四万四千人,加在一起的也足有十一万大军了。虽然比后周的十五万人马少了四万,但是已经勉强可以在数量上相抗衡了。

到了晚上,建雄军三万大军开到,在玉州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建雄军三营的首领,还有赵二,花三郎两个人一起到刘凌的中军大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