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因为右威卫大将军蒙虎率军镇守晋州严禁周军伐唐的消息传入北汉,所以一直到周世宗陈兵淮河北岸影卫才将收集来的情报送到太原府。刘凌看了大吃一惊,周军的推进速度太快了,只十余日的时间唐淮河以北的几个重要的州府都被周军攻破了。

再加上唐淮河水军覆没,唐国都金陵就在淮河北岸周军的眼皮子底下,说危在旦夕一点也不为过。刘凌知道南唐重建设而轻军事,国家富足偏偏军事实力不怎么样。对付闽国,吴越这样的小国还可以,对付大周就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

按照这样的战局推测下去,只怕再不出十日,南唐皇帝李璟或者退出国都金陵以避周军的锋芒,或者就要调集大军在淮河以北与周军决战了。不过根据刘凌的了解,这个李璟不是一个魄力的人,决战的概率并不大。

仅仅十余日,先后败在柴荣手里的唐兵累计已经不下二十万,周军推进的速度简直可以说摧枯拉朽一般,根本就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唐根基已经被打的摇晃起来,最让人无语的是二十万大军就是填河自杀也能把淮河堵上一里长,可是死在战场上却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稍后又有消息从后周传过来,唐皇帝李璟果然害怕,派李德明到周世宗帐前求和,愿意割地赔款。但谁知周世宗柴荣不准,下令将李德明乱棍打出了大帐。唐皇帝李璟无奈,名自己的弟弟齐王李景达率领精兵六万度过淮河与周军决战。

这六万精兵乃是唐最为精锐的军队,在齐王李景达的率领下挥军过河,直扑扬州。周世宗攻占扬州后认命的扬州留守韩令坤只有兵马两千,不敢应战于是向攻占了滁州的周右武卫大将军刘基求援。而右武卫大将军刘基却与左武卫大将军韩庚两个人合兵一处,正在滁州北面二百里不到的定远与唐皇甫晖,姚凤部决战无暇分身。

韩令坤无奈向周世宗求援,信使在半路上却正遇到赶来的周虎贲铁骑!

虎贲大将军罗旭率领铁骑一万,在扬州城下与李景达率领的六万精锐唐军交战。谁能想到,六万最精锐的唐兵居然挡不住一万虎贲!

在罗旭的指挥下,一万虎贲精骑如狮子扑兔一般,将李景达杀的大败。罗旭派两千精骑佯攻唐军左翼,自己亲率一千精骑直冲唐兵中军。本来是佯攻的左翼虎贲铁骑却意外的将唐兵左翼击碎,挥舞着马刀的虎贲骑兵驱赶着左翼的败军冲向了唐兵的中军。经典战术倒卷珠帘被虎贲精骑运用的炉火纯青,一方是自家冲来的败军,一方是虎贲大将军罗旭亲自率领的一千铁骑,李景达顿时手忙脚乱起来。

自己队伍的后退远比虎贲精骑的冲击力要大,一千冲击唐兵中军的虎贲精骑就是再勇武也断然击不垮六万唐军,但是连番的败仗已经让唐兵胆寒,虎贲铁骑的威名更是让人感觉上难以抵挡。再说从各军中抽调出来拼凑的精兵远不如虎贲精骑的配合流畅,李景达败的毫无悬念。

一万虎贲精骑驱赶着唐军沿河而走,断断续续的一直杀出去一百多里。等李景达收拾败军的时候清点人数,六万唐军还剩下一万一千人。每一名虎贲精骑的马鞍子后面最少的也挂了三颗唐兵的人头,血将淮河北岸都染成了红色。

李景达率军不敢回金陵,一路顺着淮河往西南逃命。刚过了滁州,击败了唐军生擒了皇甫晖和姚凤两员大将的韩庚刘基的人马斜刺里杀过来,携大胜之威的左武卫右武卫精兵将唐军杀的哭爹喊娘,李景达逃出生天时身边只剩下了三五百亲兵。

绕路再次跑出去一百多里,沿途收拢了大概三五千皇甫晖姚凤的败军,李景达抢民船过河回到了金陵。当初从金陵出发的六万大军只回来不到五千的老弱残兵,场景凄凉的让人欲哭无泪。

无奈之下,南唐皇帝李璟写了降书顺表,对大周称臣。

李璟去帝位,自称江南国主,对大周称臣尊柴荣为帝,赔款金银布帛粮草百万数以上。本来在北伐汉国的战争中被刘凌打憋屈了的柴荣一心想要吞灭南唐全境,但从北方瀛洲送来急报说大辽霸州郎将普尔奴率军两万攻沧州,定州郎将离妖那颜率军两万攻瀛洲,新补充的乾宁军新兵难以抵挡,北方二州危在旦夕。

柴荣无奈之下接受了李璟称臣,割占了南唐淮河以北全部的领土后率军班师。同时命令青州,衮州的左右领军卫北上抗敌。左领军卫大将军岳乐,右领军卫大将军糜荒已经出兵,双方人马稍一接触辽军便退回定州,霸州方向,之后柴荣令乾宁军指挥使赵铁拐率军南移,而左右领军卫的六万人马则分别在瀛洲,沧州驻扎。

大周侵入南唐这一战打的恢弘打的漂亮,短短只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