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明霜抱着汤婆子捂了一阵,转过头来朝他笑了笑。

进屋,关门,关窗,拉帘子,这个阵势一看就是要审人了,只是杏遥没料到这回明霜连她和姚嬷嬷也避着,房内只留了江城和她两个人。

孤灯明灭不定,明霜悠悠在桌边品茶,吃了差不多有半盏,才抬起头来道:“你的身份,我要是问你,你肯说么?”

他是个藏得很深的人,言行又谨慎小心,所以她特地屏退左右。饶是如此,明霜却也没有把握他会否和自己摊牌,毕竟这个人,从不肯和人交心啊……

“三衙副都指挥使。”

就在她出神之际,他忽然开了口,垂着眼睑,嗓音略轻,“都是五年前的事了。”

三衙掌管禁军,副都指挥也算是军中不小的官职了,五年前么……那时他还未及弱冠,年纪轻轻的。不知是不是听他语气有些平静得异样,明霜不自觉心疼起来:“那……后来呢?”

“后来……陆朝弹劾右丞相,想取而代之,父亲曾是朝中参知政事,因为王丞相上书谏言而得罪了他,一并被发配到西宁州。我也因此受到牵连。”他拧着眉,顿了一下,“革职之后就进了安武坊……如左听云所言,目下的确是,戴罪之身。”

既是发配那想必被抄了家,哪怕他官职再高,一旦定罪那么或杀或卖皆不由己。安武坊鱼龙混杂,他在那种地方待过,应该也吃了不少苦吧?

明霜同情地看着他:“那个姓左的从前和你认识?”

江城嗯了一声,“是我军中之人,曾经违抗军令,我罚过他。”

“真是个小人,虎落平阳被犬欺。”她轻哼,语气像是给他打抱不平。

江城倒愣了一愣,试探性的问道:“小姐……不嫌我是这样的出身么?”

“嫌你作甚么?”明霜觉得奇怪,反而与有荣焉地笑道,“我们家小江还做过大官儿呢,多神气啊!”她伸手过去,轻轻在他脸上捏了捏。

他闻言莫名地松了口气,也随着她微微一笑。

“这么说,小婉他们一家的来历,也不寻常么?”

“高先生原是我家中管事,早些年成了亲就出来自己做生意了。”他回答,“事发那段时间里,我也受了他不少照顾。”

“原来是这样……”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受人恩惠,涌泉相报,做得好。”

“你放心,我不会告诉旁人的。”明霜很是仗义地拍胸脯保证,“这么重要的事你都肯告诉我,小姐定会给你保密的。”

江城失笑。若是不信她,他也不会说了。

见他在笑,明霜倒有几分不乐意了,“怎么?你不信?来拉钩,骗你我是小狗儿。”

多大的人了,还有这么孩子气的举动。他无奈一笑,仍将小指递过去,两指一勾,烛光照着影子在墙壁上,仿若扣环一般,心心相印。

明府的酒宴一直热闹到戌时才散,前门停满了各色马车。宜春郡主走得早,婢子正准备扶她上去,身后却忽听得有人唤她小名。

宜春郡主停下来张望,黑灯瞎火的,那石狮子旁似乎站了个人,身形清瘦,长袍飘飘,仿若修竹之风。

她瞧不真切,等走近了才恍然道:“哟,是你啊。”

乔清池温然含笑,弯腰作揖:“参见郡主。”

“得了吧,你我什么关系还来这些虚礼。”宜春郡主摆了摆手,“你家里怎么样了?听说陆大人那边没少为难,是真的么?”

他似乎不愿提,含糊了几句过去。

“清池有件事,可能要劳烦郡主帮个小忙。”

“嗯?何事?”

*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明锦出嫁的那些琐碎礼数也已近结束,很快府里又就开始张罗着给明绣寻门好亲事。

过了今年明霜就是二九的年纪,按理说她才应该是考虑婚嫁的那个,然而京城里并无一人前来说媒。前院给明绣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后院的下人们见了明霜却缄口不言,生怕惹她伤心。

好在她看得开,似乎不在意这些,整日里还是窝在自己的小院中忙着绸缎铺的事情。经历了张毅的风波,明霜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再不敢与人合伙了,只安安分分经营那一个店。到如今做了大半年的生意,银子也攒得够多了,她一直在看界身巷的铺面,想寻个合适的买下来。

立冬过后,不久便是冬至,在汴京人们将这个节看得同过年一样重要,祭祀先祖,置办新衣,庆贺宾客往来,很是热闹。

和明家人过冬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