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哎,说来说去,只怪陆朝这个小人!”萧问咬着牙冷哼,“风水轮流转,历代奸臣,无人能善终。他早就是众矢之的,只不过是缺那个点火的人罢了,别看现在得意,可朝堂上下哪个不记恨他?你瞧着吧,总有沉不住气的。”

上年年初宫里就传出今上龙体抱恙的事,眼下陆朝能一手遮天不过是仰仗官家,若圣上仙逝,他没了靠山,届时要对付他就易如反掌了。

两人对坐互相吃了一阵酒,等身上四肢血液回暖了,江城才问道:“江言这孩子可有给你添麻烦?”

“没有的事。”萧问撕下一片鸡肉在嘴里嚼,“小言这娃娃很能吃苦,懂事得早,和你当年有得一拼。”

他闻言含笑不语。

萧问边吃边问:“如今你还在给严涛做事?我听说他南下治旱涝去了,怎么没带上你?”

江城放下酒杯,“近来去了明家,没跟着他。”

“明家?哪个明家?”

“明见书。”

他微愣一瞬,眉头立时皱了起来:“怎么跟着他?这厮可是陆朝的爪牙,不是什么好东西。”

江城把热酒往杯中倾倒,语气淡淡的:“我知道。”

遇上陆朝的事,他可是素来坐不住的,今天反倒是这幅表情。萧问把酒举到唇边,定定地盯着他喝,有些看不破。

与此同时在明家堂屋里,一众女眷谈笑风生,逢年过节明家人都会到这边小住几日。明见书排行老三,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可老二早夭,明家就只剩两个男丁了,算不上兴旺。明见琴虽是老大,但早些年仕途坎坷,官位坐得不如明见书大,只是交友广泛,人缘挺不错。

今天过府的是明大老爷的儿媳妇,娘家姓孙,为人精明又能言善辩,上回也曾到府里来过,正是叶夫人当着她的面损了明霜,故而明霜印象深刻。

一见她和明绣从外面款款而来,起身就笑道:“哟,咱们明家的两朵娇花儿到了,快请快请,来上座。”

在场闻言皆热闹着笑了一回,明绣听着很是舒服,伸手拢了拢头上的簪子,细步纤纤当真走到上位去坐了。明霜唇边含笑,由杏遥推着她在叶夫人下首处落座,底下忙有丫头斟茶倒水。

“这府里的山水真是养人得很。”孙氏边吃茶边朝张姨妈夸赞道,“你瞧瞧,三个姑娘个个水灵好看,比咱们那时候美多了。这脸啦胳膊啦身段啦,谁家比得过?”

“那可不?我正是三姑娘这年纪时,人都还没长开呢。”

“也是婶娘教得好,哪像我们。”孙氏掩嘴轻笑,“我婆婆在家可总嫌我话又多又没规矩的。”

尽管不待见明绣,自家闺女又不在场,可都是奉承话,叶夫人非常受用,在旁笑得满脸开花。

“大过年的,也没带什么好东西送给两个姑娘,我这儿有两串蜜蜡佛珠,权当是礼物了。”

虽是小物件,这东西价格可不低,明霜是个识货的,见明绣欢欢喜喜的接了,她却迟疑片刻,转而问道:“嫂嫂厚爱了,只是这么贵重的礼,霜儿承受不起……母亲信佛,依我看不如母亲替我收下?”

孙氏笑着“哎哟”了一声,“好机敏的丫头啊,知道我有事求你,事先就想把山芋往自己娘手里丢了?罢了罢了,看把你吓的,其实不算什么大事。”

她整理发髻,琢磨了一会儿,冲着叶夫人笑道:“是这样的,庆寿公主过几日在府里有个赏梅宴,请了不少年轻的公子小姐去赏玩。本是想为宜春郡主择婿,但曾听郡主提到过霜儿,觉得这孩子有意思,便也想她让去一趟。我是个中间人,今儿特来讨婶娘的示下。”

明霜听得心里一咯噔:平白无故,公主为何会想到她?难不成是郡主的主意?

原本这种场面叶夫人是绝对不会让明霜出席的,但考虑到庆寿公主已经点名道姓要她前往,自己若再拿养病推辞,似乎就显得过于清高了。

她皱着眉头,为难道:“霜儿去合适么?这孩子人是好,可没见过大场面,我怕冲撞了长公主。”

“婶娘这就多虑了。”见她松口,孙氏忙劝说道,“公主说了,这梅宴她只是个做东的,主要是想让这帮孩子玩得高兴,哪里还有那么多规矩?”

“哎,这……”

“我看婶娘也别推辞了。”旁的有人笑道,“霜儿迟早是要出嫁的,您捂得那么紧,万一有什么好人家给错过了岂不是可惜么?”

素来不喜欢别人干涉她的婚事,明霜听完,心里甚觉不愉地低头喝茶。

话已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