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人里面, 除了死去的马步荣, 就数他最清楚45军的战力, 他两千多号人围着官家堡打了那么久, 损失巨大, 虽然拼些血本也能拿下对方, 但伤筋动骨的事他不愿意去干。 眼下马步荣竟然在城下被歼灭了, 对于45军的呀力, 马步芳心里开始有了种莫名的畏惧。

“ 马步芳, 你什么意思, 战才刚刚开打, 你就说这种丧气话。” 马鸿宾怒声道, 马步芳与马麟可以去青海苟延残喘, 宁夏是他的老巢, 他已经丢了甘肃, 再把宁夏也丢了可就真的成了丧家之犬, 与那些马匪没什么区别了。

“不是我怕打仗,我说的是实情, 城北的情形你了看到了, 对方用的劳什子地雷, 咱们出都出不去, 被堵在城内, 经过这一两场败仗, 咱们的骑兵已经不比对方多了。 步军更不是对手, 拿什么跟姜立打? ” 马步芳皱着眉头说道。 姜立手里的地雷用光了,但马家军可不知道这一点。

马麟与马步青用同样的眼神看着马鸿宾 , 马步芳说得没错, 如果解决不了地雷的问题,被困死城银川城的将是他们。 而姜立却可以放心地在城外收集粮食, 没等让敌人断了粮, 自己反而被困出问题。

“银川有日本人的洋行, 地雷这种东西对于咱们来说高深莫测, 姜立既然在奉天跟日军打了几个月, 我派人去问日本人, 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 ” 马鸿宾沉思了片刻说道, 不尽快解决这个问题马家军很快便会分崩离析, 毕竟没有人愿意被困在城里。 马麟之前是从西城门出去的, 但谁能保证后面姜立不将其他几个城门封死? 毕竟45军也才出现在城外不久。

马麟, 马步芳等人对视了一眼,觉得马鸿宾这个办法不错,听说日本人在奉天死伤了十多万人, 想必对姜立恨之入骨,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想必日本人也不会看到姜立好过。

等到第二天天明, 银川北城门外, 到处都是炮弹炸出来的坑坑洼洼, 遍地枕藉的尸体, 倒在地上的马尸。 还有一些无主在原地徘徊的马, 或是一些卧在雪地的伤马, 伤兵等。(未完待续。。)

173章 四马驱姜战贺兰11

轰。。。。。。。。。

接连地爆炸声响起,大群的牛羊从吊桥上冲出来呼啸而过, 不时有牲畜被炸死, 受到惊吓的家伙们四处乱跑, 将将城北的地雷都踩蹋了个大半。 而另外三个城门分别放出的两百多头牛羊马之类的却没有丝毫动静。西门与南门没什么动静, 城东也炸了个震天响。 连二连三的有牲畜触雷。

听到报告的马鸿宾等人嘴角一阵抽搐, 废了那么大力气, 原来城南与城西用的是空城计。白送了对方几百头牲畜当伙食。 清除了几个城门的雷场, 可马鸿宾等人心里仍然不轻松,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 这些地雷可以清除,也随时可以再布下。

看45军的情况应该是地雷数量不足, 也可能是后勤困难,暂时运到的地雷有限。 不过日本人虽然给马鸿宾提供了不少建议不过却对于马家颇为悲观, 谁能指望一支这样落后的军队能抗衡跟日本人打过的45军? 对于马家军在兵力仅剩只有对方一半的情况下, 还打算作战,银川城里的日本人只能在心里说不知者无畏。

连续吃过几次大亏之后, 认识到眼前的45军确实是一支战力相当强横的军队, 马家军后面作战便谨慎了许多, 派出去的骑兵碰到兵力稍微多一点的敌人都不再硬碰。 除了马步青的骑兵跟徐胜的骑兵旅遭遇血拼了一场外, 其他大打的次数倒是不多, 接连几日下来战局都十分平静。 但决战的气气氛却越来越凝重。 因为出现在城外的45军越来越多, 三个骑兵旅纷纷抵达银川城外, 另外还有赵冯, 张治邦两个混成旅。 任建国的暂编5旅,肖维国的炮兵旅, 姜立也带着警卫团赶到了银川城外。 鉴于马家军表现出来的战力与火力上的缺乏, 姜立大胆的兵分三路, 分别堵住了银川城的东,西。 北三面, 只留下南面, 围三阙一的老套路。 套路虽老但并不一定没有用。

接连四五天战事都不怎么激烈, 一是马家军吃了几次亏后士气下降了不少。 而姜立则是因为后勤运输的困难, 要保障开始进入宁夏移民的安全, 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这四五天可以称得上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待最后肖维国的炮兵旅也运作到位之后, 姜立也站到了银川城外上千米外的地方。

“马家军的主力都在银川城。 打完了这一仗, 宁夏就是咱们45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