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欤�〕�钦业礁�奖憧�傻耐�螅�》裨蛟菔辈�磕岩蕴嵘�侠础!�

于仲刚说着, 略微有些担心地看了姜立一眼, 唯恐姜立恼怒, 不过这确实是眼下遇到的困难, 他又不能不说。 否则只说乐观的一面, 到时候产量不足再怪到他头上来, 他拿什么去跟姜立交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暂时先把钢铁厂这边的工作做起来, 铜矿开采这边需要些什么设备,需要多少钱, 你做个报告给我。回兰州了我再想想办法, 尽量挤些资金出来把机械买回来。”

姜立摸了摸脑门, 他手上的资金跟民国其他任何一省, 甚至对南京来说也绝不算少, 但甘肃之前的工业基础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交通基础也比空白强不了多少。 几乎从零开始建设, 光是投在工厂复建上的费用就高达数千万, 还要扩军, 阵亡将士抚恤等等。 手里的那些钱不知不觉间就给花得七七八八了。

230章 钢铁厂2

原本作的一些不可预知的额外预算此时也不得不一再动用。 若不是铜矿开采这边也关系到较多的生产行业, 姜立还舍不得再次动用那点所剩不多的资金。

“多, 多谢司令。”

于仲刚连连点头道谢, 在鞍山工作了那么久, 一直在日本人的脸色下办事, 还要时不时担心哪个喝醉了的监工酒鬼哪天看他不顺眼了将他打一顿 。被打死了也没处说理去, 他可是亲眼看到几个喝高了的日本人将几个鞍山藉的技工打死打残的。 相比之下自从姜立把他从鞍山带过来之后, 不仅将钢铁厂交给他打理, 还把冶铜厂也让他去管。 平时那些驻扎在工厂的士兵看到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地敬礼, 叫声于主办。 就这份信任, 比起在日本人手里工作的时候何止强了千万倍。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姜立虽然是此时15路军以及东北移民中的精神与实际领袖, 但除了要求尽量将产量扩充之外, 其他工厂的细节管理方面都是不插手的, 只是会过问一下生产的进程。 于仲刚已经伸手向姜立要过几次钱了, 所以这次再要起钱来也才会缺乏底气。 一念及此, 于仲刚也不由得不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你啊, 就是太拘谨了一些, 陈厂长跟我接触的时间稍微多一点, 以后你们两个是要经常打交道的。 有什么事可以跟陈厂长多问一下。 你要是能把钢铁厂, 冶铜厂经营好, 效率提升上来。 不是我个人感谢你。 整个民国都要因为你而受益。 这次江文浩的混成四旅去上海打死打伤了五六千日军。 要是没有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军械。 我拿什么去跟日军打? 民国以前的钢铁产量低得可怜, 至于有色金属冶炼更谈不上了。 懂冶金的人才低少得可怜, 我送了一些学生去国外, 有学冶金方面的, 还想办法从国外聘用一些现成的技师过来, 你这边自己也带些徒弟, 不要把自己累垮了, 打仗的事我在行。 但你要是累垮了, 我可找不到一个接摊子的人。”

姜立拍了拍于仲刚的肩膀说道。 并不是刻意的拢络人心, 确实说的是实话, 民国连钢都只能炼出几万吨 , 在合金钢的问题上都相当落后, 哪怕是阎锡山的山西, 虽然也能生产炮钢, 但有些大炮只能打个百多发炮弹就出问题了, 有的甚至打几十发后精度就会大受影响, 炮兵的培养不容易。 如果因为武器落后导致炮兵在战斗中落在下风, 让炮兵损耗太快。 会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另外枪械, 大炮用钢也是有严格要求的,这方面你以后跟陈厂长多交流一下, 枪械, 大炮用钢就算不比洋人的强,但也不能差太多。 ”

“ 我就是为了这事专程过来与于厂长碰面的, 钢铁厂现在各个车间还都在调试当中, 司令暂时不宜施加太多的压力。”

看到于仲刚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陈靖国内心颇多感慨, 他被姜立直接提拔到兵工厂厂长的位置又何尝不是如此。相比起以前的东北, 直接任命一个军事主官过来当主办, 包括韩春麟, 杨宇廷这些人都当过兵工厂主办, 虽然能体现当权者对工厂的重视, 但让一个手握实权的大将进兵工厂指导生产, 不管在用人, 还是在生产上必然有一些武断的干涉之举, 而姜立现在提供的模式是通过将部分军火下发到士兵, 然后再把这些人的意见汇总起来的方式, 再让兵工厂加以改良比起以前就要好多了。

“不施加压力不行啊, 日本一年的钢铁产量数百万吨,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民国之上。 奉天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