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余少阳说道:“周大小姐既然宁可不信任书铺的老先生,也愿意信任在下,这一份信任在下自然要珍视了。”

周晓若的脸微微红了红,小脸微微的低了低,似乎有点不敢看余少阳了。她从自己袖口荷包里取出了一封折叠起来的信张,小心翼翼十分重视的将信展了开来。她没有把信递给余少阳,只是拿给他看,然后指了指自己不认识的几个地方。

余少阳原本没想去看周晓若的这封信,但是展开之后多多少少还是看了一些。很显然这是一封情书,落款的名字是一个叫“杨志清”的人,文中言辞藻藻、旁征博引,借用了很多古人的诗句。全文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意思,就是表达了对周晓若的爱慕之心。

不过他倒是觉得这个“杨志清”很有造作的嫌疑,所引用的诗句文辞很多地方前后衔接的很牵强,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求爱者用心雕琢过后的情书。

也不知道周晓兰与杨志清是不是背着父母在私自谈恋爱,他在心中暗暗的猜测着。

“哦,这一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余少阳先帮周晓若认出了第一个她不懂的词句。

“真的是这么写的吗?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提到死啊尽啊成灰这些不吉利的词语呢?”周晓若脸色微微变了变,看上去有些伤感了。很显然她这段时间才刚刚开始读书不久,对于古诗词不甚了解。

余少阳笑了笑,对周晓若解释道:“周大小姐你误会了,这‘春蚕到死丝方尽’,意思是蚕到了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而这个丝的谐音,正是是思念的‘思’,换句话说就是写信给你的人直到死了才会不再思念你。至于‘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了。”

周晓若恍然大悟,同时露出了动心的笑容,说道:“原来………原来他这么有才,竟然能想出这样巧妙的诗句呀!”说完这句话之后,忽然想到余少阳刚才的解释颇有露骨,顿时垂下了眼帘,脸蛋通红通红的。

余少阳看到周晓若这般如痴如醉的样子,心中不知不觉倒是有了一些醋意,他说道:“周大小姐,这两句话其实是出资唐代诗人李商隐之手。”

周晓若微微有些失望了,不过总体上心情还是很愉悦,她眨了眨眼睛看着余少阳,说道:“余少阳,看来你真的很有学问呀!”

余少阳接着又为周晓若解释了另外几句话,大多是信文引用的古诗词,这些词句基本上都是爱来爱去、思来想去的意思,让他在解说的时候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谢谢你了,余少阳。”周晓若将信文收了起来,脸上早就如同染上了一抹夕阳,先前开朗的样子在这个时候变成了羞涩。不过无论怎么看都觉得很可爱、很清纯。

余少阳笑了笑,说道:“小事一桩,另外你放心吧,这件事我不会说出去的。”

周晓若羞怯的低了低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余少阳觉得是时候告辞了,于是说道:“周大小姐,如果没有其他要在下帮忙的话,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周晓兰抬起头望着余少阳,她感到有些奇怪,很多男子都巴不得多与自己待一会儿,为什么这个余少阳一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呢?她心底下暗暗的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很纠结很郁闷似的。不过想到杨志清的信,再次又有了甜蜜蜜了滋味。

“嗯,那再见吧,我也要回去好好读书,这样就不会连信文都看不懂了。”她冲着余少阳笑了笑。

与周晓若告辞之后,余少阳还不想回到营地里去,他决定去一趟队部找王玉明,就算找不到王玉明也可以去找找刘湘。他现在要表现得很积极,有必要去问一下李啸虎昨天离去后的情况,这样不单单能够了解李啸虎对自己到底什么态度,还能让刘湘感到自己是一个有心的人。

来到队部大院门口,一排有两个早起的士兵正在前面的空场地上光着膀子洗衣服,队部大院的值勤士兵看到余少阳最近来队部非常频繁,只当他是有什么特别公务,所以不敢多加阻拦。走进队部的前院,余少阳就看到了正在前堂办公席前坐着整理文件的王玉明,当即他就快步走了上去。

“王大人。”余少阳向王玉明打了一声招呼。

王玉明从一堆文案后面抬起头来,看到了余少阳,立刻露出笑容来,站起身来说道:“哎呀呀,这不是余老弟嘛,你还真是好意思来?昨天你来过了,怎么不把老哥我叫醒呢,还让你多操心,又是准备油饼、凉开水,又是打扫卫生的,弄得我多过意不去。”

余少阳呵呵的笑了笑,问道:“王大人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