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布着遗体和伤员。天快亮了;如果拿不下峰山;势必影响整个战役进程;而此时原本有四百兵力的一营仅剩下四十多人了。副教导员张明决定最后再冲一次;在炮火和机枪的支援下;四十多名官兵们爬向鹿砦;撕开铁丝网;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在壕沟里搭起人梯向山顶冲去。张明头部中弹;血流满面;视野模糊;但依旧冲在最前面。终于;从另一面攻击的二十四团一营一连冲上来了;连长郭继胜与张明在峰山顶会合。

整编六十九师陷入重围。戴之奇命令不惜一切夺回峰山。预备三旅和六十旅的两个团;在飞机和炮火的支援下;向峰山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反攻;八师集中起所有的火力坚守不退。十六日晚;戴之奇请求胡琏救援。至十七日凌晨;胡琏除了哀叹“戴先生不堪设想了”之外;就是没有派出一兵一卒。戴之奇只好向南京求救:“恳求校长派兵或催令胡部相援;拯危局于万难之时。”蒋介石严令胡琏出兵;告诉他如果救不出戴之奇;拿着自己的脑袋来南京。十七日上午;胡琏派出两个旅发动猛攻;企图靠近整编六十九师;但遭到一纵三旅七团的顽强阻击。

胡琏的整编十一师十八旅不顾友邻擅自撤退;促成了戴之奇的整编六十九师的最后覆灭。

戴之奇听见枪炮声逐渐密集起来的时候;知道自己的最后时刻到了。

十八日早晨;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给胡琏;再次严令他不惜一切增援整编六十九师。但是;在胡琏的指挥部里;所有与整编六十九师的联络都已中断;人和圩方向的枪声也渐渐平息。胡琏放下蒋介石的电话后;判断整编六十九师已经完了;立即命令部队就地构筑工事转为防守。

胡琏的判断十分正确;华中野战军官兵已经冲到了戴之奇指挥所的门口。戴之奇在残部的簇拥下向村庄的东北角突去;当他终于意识到四面都是喊杀声时;朝自己的头上开了一枪。

宿北作战结束。此战共歼灭国民党军两万一千余人。

戴之奇的胸徽、日记和一把短剑被送到粟裕那里。

粟裕拿着这把“中正剑”端详良久。粟裕指示:找副好棺木把戴师长埋了。

虽然宿北战役规模不大;但粟裕认为此战意义重大:首先是促成了华中和山东两支野战军从此合二为一。粟裕将宿北战役称为“华东战区第一个转折的标志”。

在当时依旧严峻的军事形势下;“转折”二字还是用得十分奢侈的。

农民厌恶马师长

“要吃苦;跟马励武。”国民党军整编二十六师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官兵们除了抱怨转战辛苦;总在与共军打恶仗之外;还对他们的马师长带兵严厉和拖欠军饷严重不满。

解放战争字数:3296 字号:大 中 小 马励武现年四十三岁;是国民党军中颇有资格的职业军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曾经当过蒋介石的副官。抗日战争中;他先后出任第二十九军军长、第二十六军军长;率部参加豫中会战、长沙会战、衡阳会战等。一九四六年上半年;第二十六军整编为二十六师;他成为整编二十六师师长。

国民党整编二十六师;是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主力之一;是国民党军在华中地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配备有坦克、榴弹炮、山炮、反坦克火箭炮、机枪、步枪、无线电设备、地雷、卡车、吉普车;设有无线电装置的指挥车、弹药、汽油、筑路设备;甚至轻便金属船只”——所有这些都由美国提供;连官兵的鞋带都是美国制造的。

此时;没人知道;武器精良、火力强大的整编二十六师在国民党军序列中彻底消失的最后时刻已经近在眼前。

新年之夜;马师长在极度的焦虑中度过。通往前线的电话已经中断;凌晨时分;他通过无线电命令前方部队出击侦察;侦察的结果却是:公路已被封堵;有共军大部队和大量民兵活动的迹象;通过公路回到师部将是十分危险的。马师长一下子不知所措了;唯一准确的判断是:自己不能返回前线亲自指挥作战了。

实际上;新年之夜;陈毅和粟裕并没有下达全面攻击的命令。

前线的慌乱;是国民党军与共产党地方民兵发生交火导致的。

宿北战役给向苏北进攻的国民党军以严重打击;迟滞了向胶济线、鲁南和苏中发起进攻的国民党军的攻势。但是;戴之奇的整编六十九师的崩溃;只使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上有了一个缺口;一旦其重新调整部署;这个不大的缺口即刻便可封闭。此时的陈毅与粟裕部依旧处在敌人的夹击之中。

一九四七年新年来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