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死尸的味道和硝烟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在炽烈的高温中弥漫。

晚上;张灵甫转移到孟良崮上的一个山洞里;微弱的烛光映在黑黢黢的石壁上;张灵甫再次向汤恩伯呼叫请求迅速解救。汤恩伯要求张灵甫主动向万泉山方向突围。张灵甫的回答是:本部已无力向万泉山实施攻击。然后;张灵甫给仍在阵地上的五十七旅旅长陈嘘云打电话;要他撤到师部这边来;张灵甫说:“嘘云;我们最后也要在一块。”

十五日夜;阴云遮盖星月。

支前干部吴相林的运粮队已经接近了激战中的孟良崮;他计算了一下;余下的路程大约还有十五公里。前面是座大山;路窄山陡;车子无法推了。他们把粮食卸下来;把小推车藏好;所有的人把粮食背在了自己背上;多的背了一百多斤;少的也有七八十斤。吴相林扛着粮食口袋走在最前面;远远地看见天上盘旋着飞机;他数了数有十来架。

孟良崮的战斗打响以后;在通往战场的各条山路上;密集地行进着支前的独轮小车。农民们的小车上装载着战争所需要的所有物资:粮食、枪支、弹药、柴草、木料、药品、挖战壕的铁制工具、攀登用的木制云梯;棉衣面被和大量的布匹;甚至还有给牺牲官兵准备的衣服和棺材。在战场四周的山路上;到处可见由青壮年组成的担架队;妇女和老人们则跟在担架旁;不断地给伤员们喂水和干粮。伤员进村了;女人们看着浑身是血的官兵一边抹眼泪;一边用秫秸量伤员的脚;她们想让伤员穿上一双鞋底上绣有“大吉大利”字样的新鞋。那些急需动手术的伤员要紧急转运;大娘把昨晚上她眼巴巴地守了一夜的伤员送到村口;唠叨着嘱咐担架抬得稳一点;然后俯下身子对伤员说:“孩子!你命大!咱娘俩日后见!”

孟良崮战役期间;随军常备支前民工七万七千人;二线常备支前民工十五万四千人;后备支前民工四十五万九千人;整个孟良崮战场上支援共产党军队作战的支前民工达六十九万人。

十六日晨;张灵甫藏身的山洞开始遭到炮击。共产党军队已经攻到咫尺之遥;“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到了它最后时刻。共产党官兵从各个方向蜂拥而上;最后的白刃战在孟良崮山顶展开。上午八时;蒋介石发来急电:“山东共匪主力今向我军倾巢出犯;此为我军歼灭共匪完成革命唯一之良机。”在蒋介石的严令下;汤恩伯发电各部队:“我张灵甫师连日固守孟良崮;孤军苦战;处境艰危。我奉令应援各部队;务须以果敢之行动;不顾一切;星夜进击;破匪军之包围;救胞泽于危困……”整编二十五、六十五、八十三师等部队被迫发动猛烈的攻击。负责阻援的华东野战军各部队拼尽最后之力誓死不退。而在围攻孟良崮的战场上;陈毅和粟裕不断给各纵队指挥员打电话:“谁拿下孟良崮谁就是英雄!”

雨云密布;天昏地暗。

山洞里的张灵甫已经绝望;决定与他的军官们集体自杀。副师长蔡仁杰拿着夫人和孩子的照片痛哭不已;副参谋长李运良把脸上途上血污藏了起来;当初就是他一再向张灵甫表态:“军座;此虽孤山;但地形险要;我们要置于死地而后生;临险境而逢生。”

张灵甫开始给结婚不到两年的夫人王玉玲写诀别信:

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加恶化;弹尽援绝;水粮全无。我与仁杰;决以最后之一弹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署。老父来京;未见痛极;生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灵甫绝笔;五月十六日孟良崮。

同时;张灵甫还给蒋介石写诀别信;诉说由于友军贻误战机;后又见死不救;尤其是李天霞部没有保证整编七十四师右翼的安全;从而导致现在战场结局的来龙去脉。之后;张灵甫将整编七十四师副师长以下、团长以上的军官姓名一一在诀别信中报给了蒋介石;请求蒋介石给予其家眷照顾。最后;张灵甫再次痛斥了国民党军各部队“各自为谋;同床异梦;胜则争功;败不相救”的现象以及对蒋介石赏罚不明的严重不满。

五月十六日下午十七时;首先冲到张灵甫藏身的山洞口的是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特务团一营。一营向山洞逼近;冲在最前面的三连指导员邵至汉中弹牺牲。官兵越过指导员冒着血的身体;呐喊着拼死向前;在击毙了张灵甫的卫队队长后;他们开始向洞内扫射。

倾盆大雨狂泻而下。雨水夹杂着血水到处流淌。

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和整编八十三师的一个团。国民党军伤亡一万三千余人;被俘一万九千六百七十六人。华东野战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