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4页)

毛泽东走进了佳县县城。正逢赶集日;街上很热闹;他在羊肉摊子上吃了碗羊杂碎;然后到白云山上的庙宇去赶庙会。他被一台山西梆子戏的唱腔吸引了;坐在板凳上看;后来人太多挡住了他的视线;他就站在板凳上看。他对随行人员说:“这戏叫《三官排宴》;戏里的老生就是杨四郎;老旦是佘太君;都唱得不错!”

山上的道观香火旺盛。毛泽东对身边的汪东兴说:“神学把神的意志无限夸大;说什么上帝创造和主宰着世界;说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第七天造物完毕休息去了;你相信吗?”

毛泽东的口气显示出他是绝对不信的。

瑟瑟秋风中的反腐与作战

作为国民党党、政、军的“第二号人物”;陈诚在国民党内部始终处于毁誉参半的旋涡中。

陈诚早已认定自己的一生必定要与蒋介石共命运。因此;他要求国民党军各级军官听到“蒋总司令”或“蒋委员长”的时候;都要立即肃静立正。他在国民党军中呼吁“服从统帅;信仰领袖”。在长期的军事将领和高级幕僚的生涯中;他每每被蒋介石派往军纪混乱、战绩不佳的部队和战区去;所到之处皆全心全意尽心尽责;成为国民党军中唯一与蒋介石没有任何间隙的高级将领。

一九四七年八月;陈诚再次充当了这样的角色。这一次;蒋介石需要整肃的战区是东北。

蒋介石最初考虑;让华北和东北两个战区合并;让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兼任东北行辕主任。陈诚奉蒋介石之命数次到北平劝说;但是李宗仁坚决不干。

此时;陈诚正处在失意状态。多年来的得势使他在国民党内树敌颇多;特别是就任参谋总长以来;顾祝同、熊式辉、刘峙、汤恩伯、杜聿明等高级将领对他更添嫉恨;认为他目中无人;排除异己;偏重他的嫡系部队而对其他部队多有为难。内战爆发后;随着国民党军在全国战场的接连受挫;作为参谋总长陈诚不得不为作战失利承担舆论上的责任。虽然没有证据表明陈诚早存去东北之心;但是;这一年的四月间;他已秘密派人去东北调查熊式辉和杜聿明“贪污腐化”的证据。为此;熊式辉提醒杜聿明:“陈诚这个家伙现在窘极无聊;出坏主意。据可靠消息说;陈诚在关内指挥作战都失败了;想来东北出出风头;挽回他的面子;现在正想打我的主意。我走了你也难顶他;我们两人要想法子对付这个小鬼。”

七月十二日;陈诚到达东北召集军事会议。当时;国民党军中盛传陈诚将要主政东北;但陈诚本人对此只字不提。在此期间;陈诚做了一件令熊式辉和杜聿明十分尴尬的事:在四平作战时;杜聿明曾请求蒋介石为坚守四平的第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和增援四平的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分别颁发青天白日勋章和云氅勋章。由于当时新六军没有按照杜聿明的命令完成任务;因此他唯独没有为廖耀湘的新六军请功。而陈诚这次来东北;专门亲赴铁岭为新六军举行了补授勋章仪式;拉拢部队的意图十分明显。同时;在记者招待会上;陈诚用刻薄的语气表明政治腐败和指挥失当;是导致东北国军成为“瓮中之鳖”的主要原因。

熊式辉认定自身难保;连续给蒋介石写了七封辞职信。蒋介石一再复信;安慰熊式辉“以国事为重;继续主政东北”;同时表示“决不更动东北人事”。收到蒋介石的回信;熊式辉踏实了一些;正准备整军备战;国民政府命令到了:撤消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长官部机构与东北行辕合并;任命杜聿明为东北行辕主任、郑洞国为东北行辕副主任。又过了几天;国民政府的命令又到了:撤销熊式辉的职务;陈诚兼任东北行辕主任。此时;杜聿明因病情加重已离开东北;熊式辉深感被蒋介石和陈诚所捉弄:“我历来认为蒋是一个权谋家;但未料到会这样整我;以后谁再为他卖命?”

八月初;陈诚带着从保定军校就一直追随他的亲信将领罗卓英到东北上任。没有人认为在治理东北军政事务上;陈诚会比熊式辉和杜聿明干得更好;尤其是东北籍的军官和士兵们。

但是;陈诚自己决心大干一场。他首先要“反腐败”。陈诚连续撤换了包括辽宁省政府主席徐箴;第五十二军军长梁恺、副军长刘玉章的职务。有人提醒;撤换将领也许会导致部队投奔共产党。陈诚的回答是:“谁要投;就让他去投。他今天投;我现在就缴他的枪!”针对东北部队的纪律败坏;买卖武器;暗中经商;贪污勒索和滋事扰民的现象;陈诚派出督察组和点验组日夜严查;无一疏漏;最终将一批贪污腐败分子查了出来。这些人统统都被陈诚或是查办囚禁;或是拉到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