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4页)

现在是度日如年,外面搞的一切也知道。派出不少人沿着城里面挖壕沟,就是防止外面的部队通过挖地道攻进城里,城里还有几万中国百姓,要不还不知道外面这些支那人能干出什么来呢。

片山十三郎少将要是知道现在城外面的民兵想法不吓死也得气死,一个人就想炸死四个鬼子,外面围困的是两万民兵,那的八万鬼子才够炸得,可是他满打满算才一万五千人。那是八万颗手榴弹在等着他呢。

天一点一点的黑下来,吴天宝对着身边的人喊道:“起爆”

已经激动的有些颤抖的士兵把手里连接着蓄电池的启动柄狠狠的压下去,一秒还是两秒没人知道,只是感觉到大地在颤抖,吴天宝骂道:“怎么没有声音,他妈的……”他的话还没等骂出来。对面的盐城发出了就像打闷雷一样的声音。整个城墙用眼睛都能看出来的倒塌下去,烟尘和闪烁的火光才出现。

所有的民兵都被这一幕震撼的忘了进攻,足足好几十秒的时间,吴天宝才想起来喊道:“妈的,吹冲锋号。”

司号员这才想起来,嘹亮的冲锋号在远近响起,喊杀声立即淹没了一切声音。吴天宝知道,民兵们没有重武器,火力算不上强大,唯一制胜的法宝就是人员密度大,速度一定要快。以压倒性的优势迅速击溃鬼子。要是让日军组织起有效防御就完了。因此一上手就是全面冲锋,根本就不留后手,什么队形和战术,什么预备队还是攻坚部队,全都没有,就是两万人在三面完全是人海战术的平推过去。

也别说,吴天宝的战术绝对有效,特别是对民兵有效,再怎么战斗力强毕竟训练时间短,又是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非正规训练,少量的部队还行,像这样万人的集中作战根本就没法严格执行,在外面冲锋的时候还是各村各镇各县的有建制,当这些民兵爬上倒塌的城墙,向盐城里面冲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建制。

在这样的人海战术下根本就没有害怕这个词,因为气势和胆量本来就是被气氛烘托出来的。在这样的集体行动中,人的情绪只能是越来越高涨,相反惊慌恐惧也会传染,也会蔓延。

玫瑰民兵根本就是在起哄一样,这是两万人形成的冲击力,前面的跑慢了都可能被后面的人推倒和踩死。要是任何一个战场指挥官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被吓死,可是吴天宝就不会被吓死,反尔是兴奋异常,不断的对司号员喊道。别停,冲锋号一直吹。“

打仗没看过冲锋号一直吹的。不过吴天宝就干出来了,现在他都有点后悔没弄一些大鼓来,要是有个几十面大鼓那是什么气势。可是他这里的司号员是领头的,只要司令方向的军号响起,其他方向的就会跟随,司号员鼓起腮帮子就是使劲的吹,其他方向的司号员也只好跟随,冲锋号一直响个不停,这是进军的号角,平时训练就是这这样被训练的。

这些民兵就是一个劲的向前冲,最后连开枪的时间都没有了,只是端着刺刀一阵的狂奔。

可是盐城里面的日军看到的恰恰相反,城墙在地震中倒塌。为了防备吴天宝的进攻,日军有三分之一的兵力防守在城墙上,这样的爆炸让这些鬼子死伤无数,特别是被砸伤的更多,还没等鬼子在这样的惊恐中缓过来,看到的就是在黑夜中狂奔而来的人潮。喊杀声响彻天地,嘹亮的冲锋号一直响个不停。日军不是集中在一起,他们是分散在城里的四个方向,因此哪一方面的士兵也无法挡住这样的洪流,何况城墙被炸,防御阵地已经没有了。

惊慌的鬼子在这样的进攻下选择的是后退,准备集结兵力,可是现在进攻的人不是在进攻,就是在奔跑,这样的速度,日军要是不跑根本就没有人家快,慢一慢就被前面的刺刀杀死,只好快点跑好拉开距离进行兵力集结,可是这一跑就收不住脚了,被后面的追兵追着跑。虽然日军也是越跑人集中的越多,可是越是人多命令也是没办法执行下去。

当后面远处的鬼子预备好防御阵地,架好机枪和迫击炮的时候,他们首先看到的不是进攻的玫瑰民兵,看到的是跑过来的自己人,怎么也不能开枪打死这些成千的皇军把,就这样一犹豫,阵地首先被自己人冲乱,还没等恢复过来。后面的追击人潮就到了,这样鬼子只好转身一起跑,再冲击下一个阵地。两个小时后,日军被迫退出盐城,吴天宝在后面追,鬼子在前面跑。形成了一个壮观的景象,万人大追击,和万人大逃亡的场面。

(第一部:抗日玫瑰)第221章 解困战局(三)

片山十三郎就夹杂在日军的逃跑部队中。他现在毫无办法停下部队,片山少将也知道,追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