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短短的几天时间,玫瑰兵团海岸警备师竟然在航道上布满了水雷。对于这样的水雷封锁航道,丰田武副倒是不在乎,立即派出扫雷艇进行扫雷。可是结果却是大出预料,因为水下的水雷并不是触发式的,也不是感应式的,很多水雷竟然是导线式的水雷,日军三艘扫雷艇竟然有两艘被炸沉撕碎。

剩下的一艘扫雷艇不敢在进行扫雷作业,因为这样导线式的水雷根本就是在人为控制爆炸。在海岸上有人在操纵这些水雷。

丰田武副少将只好利用舰载炮进行清雷。这样一来日军大小火炮对着这一片海域进行覆盖炮击。还别说这样的方法虽然落后,但是效果很明显,终于依仗充足的炮弹,炸开了三条水上通道。只要明天全军炮火对着海岸和海防阵地以及连云港进行火力覆盖,陆军部队就可以登上滩头阵地,向前进攻。

可是丰田武副不知道,刘相臣用这些水雷就是在拖延时间,他在等待天黑。玫瑰兵团是没有和日军争衡的力量但是他们有智慧。

夜色低沉,日军的舰队也恢复了平静,三十几艘舰艇,排在宽阔的海面上。在连云港方向的海岸边上,一个个身穿潜水服的蛙人悄悄的下水。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很重的装备。

这是一个类似于小型鱼类一样的东西,两侧是大大的水槽,这些潜水员熟练的打开水箱上面的气孔,开始向里面灌水,这个像鱼雷一样的东西慢慢的向水下沉去,刚刚沉下水面一米深的时候,这些潜水员拧上了灌水口得盖子。这些水下的装置就这样静静的悬浮在水中。

当准备完毕的时候。其中一个人领头推动这个水下的东西想远处游去,后面这些人紧紧的跟上,在水下能看到这一次就不下一百多人。

这是什么,这是蓝玫瑰研究出来的水下人工鱼雷。蓝玫瑰知道,鱼雷是对付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最有效武器之一,整个二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舰艇占总沉没数量的百分之四十万,接近一半的船只是被鱼雷消灭的,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能生产制造鱼雷的国家也寥寥无几,先进的鱼雷更是有数的几个国家,中国也是这几个国家中的一个,可是现在不行。蓝玫瑰没有那个技术和条件。就发明了这个土造的鱼雷,它没有推进装置,也没有引信。但是他是有线制导爆炸的武器。

在鱼雷的两侧焊上两个水箱,往里面放上水,一直到鱼雷沉入水中定的深度。然后开始停止灌水,这样不管设计的台不合理,鱼雷都会悬浮在永中,利用潜水员向前推进,把鱼雷送到日军的舰船下面。

这样做的危险在于水下的这些潜水员,因为水下爆炸的冲击波非常大的,震波也很强。蓝玫瑰为了海上防御是煞费苦心。威廉的船队带过来的有潜水服和充气橡皮艇。

刘相臣这一次就是要震慑日军的舰队,所以下足了本钱,这一次几乎是倾巢出动,一百二十名潜水员,动用了一百二十枚这样的土造鱼雷。就是要一次性摧毁这些日军舰艇。

水下面的潜水员在队长江尚武的带领下在水下面扶着水下鱼雷,向日军锚地前进。这是土办法的攻击,潜水员毕竟不能下潜太深,因为鱼雷不是潜艇,是不能自动上浮的,深度一但定好了就只能这个深度,因此只是刚刚沉入水面而已,要是在白天和近处是能看见这些像鲨鱼一样进入日军舰队范围的攻击队,可是现在是黑夜,日军站在舰艇上的哨兵怎么也不会想到有这样的攻击,重巡洋舰足柄号上有声纳装置,是可以进行反潜作战的,可是这是土造的鱼雷,根本就不是动力装置,在水下几乎是悄无声息,就是弄出一定的声音,日军也不可能察觉。

这一次攻击主要是日军的能目号航母和日军旗舰足柄号重巡洋舰以及那三艘驱逐舰。

在海边连云港攻击基地到日军的锚地,足足有十几里地远,再一些队员不敢用力太大,速度很慢,因此当鱼雷攻击队接日军舰队酌时候,已经是三个小时以后的事情。潜水员难能进行这样远的潜水,一个个都是筋疲力尽。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松懈。咬牙挺着。把自己携带的鱼雷慢慢的靠近在日军舰艇的底部,贴近龙骨的位置,根据爆炸威力,能吕号航母上竟然被围上了二十枚这样的鱼雷,重巡洋舰上也是二十枚,其他每艘驱逐舰上是十枚。剩余的这些鱼雷都被安放在各个舰艇的底部,因为是一百二十枚鱼雷,足够用的了。

在每一枚鱼雷的水箱前面就是一块大大的磁铁,把这个漂浮在水里的鱼雷吸在轮船的底部,现在开始捋出导线。每一艘舰艇为一个小组,慢慢的把导线捋出来,向远处慢慢的游出去。一直到达了导线的极限,这些队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