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是”两个士兵分别向阵地的两边跑去,因为在日军飞机和重炮的三天轰炸下,电话已经无法使用,军官阵亡太多,现在团长已经是战场一线指挥员了。

伴随着炮火日军战车掩护下向阵地前面冲来。很多战士已经手里拿着反坦克手雷已经做好了准备。

日军进攻的是两个大队。第69联队联队长立花芳夫大佐指挥经验很丰富,他明白这样的战斗,一个中队两个中队的进攻,在对方成千人的阻击下什么作用也不起,只能是被消灭的结果,因此在十辆战车的掩护下,一次投入了两个大队,在几百米宽的正面阵地上向前攻击,每一个战车的后面都跟着一二百的士兵。

日军的队形很密集,因为他们知道,坚守阵地的玫瑰部队已经没有炮兵了,因此队形比较密集,一路进攻并没有遭到打击,让后面指挥进攻的立花芳夫大佐感到奇怪,难道支那人已经逃跑了?

就在日军战车距离阵地前只有七八十米远的时候,阵地上想起了密集的枪声,因为距离近,战车才多大一点,跟着在后面的士兵立即被打倒不少,其他的只好卧倒还击,这是集中打击,日军步兵被死死的压住。

日军的步坦协同作战实在不怎么样,步兵被压制的时候,战车还是向前进攻,这样一来短短的几分钟,日军的战车就成为失去步兵保护的靶子。战壕里的爆破士兵一跃而起三人一个小组向一辆战车扑去,只是几米远的距离,另外三人小组再次跃起跟进,接连就是三批。这样为了日军的十辆战车,张海峰一次出动的就是九十名爆破战士。

为什么这样,因为日军的战车上面有机枪,后面有步兵,单纯的进攻很难奏效。这样虽然损失巨大,但是基本上一次就能摧毁战车。这是刚才刚刚研究出来的战术,因为反坦克枪已经没有了枪弹。没有反坦克炮。日军一次就是十辆战车,要是不能一次性摧毁,有一辆两辆冲进阵地,后果不堪设想,因为日军进攻的可是成大队的步兵,一但发生短兵相接,有着优势兵力的日军就会源源不断的冲上来,最后阵地就得丢失。

所以组织了敢死队,就是要牺牲一定的士兵达到目的。很快张海峰的战术就开始生效,平均是九个战士对付一辆战车,日军步兵被压制在后面,前面孤零零的战车,三名士兵成品字形在三面向战车冲去。

日军的坦克上的并列机枪也难以照顾三个方面,即使这一次成功,可是这是三个小组。日军的战车都是轻型薄皮的坦克装甲车。玫瑰兵团的反坦克手雷威力巨大,只要有一颗成功战车就是报废。

十几分钟的时间,仿佛定格一样,姚崇明的耳朵里听不到任何声音,他的眼里看到的都是那些倒在进攻道路上的士兵,也看到那些把手雷塞到车下人却来不及离开而和日军战车一起炸飞的士兵。

姚崇明闭上了眼睛,两滴泪水流下。这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没有太多的想法和要求,他们只是知道身后就是他们的家乡,为了家中人的安宁和好好的活下去,他们选择了牺牲。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冲向日军的战车,当日军十辆战车全部被炸起火,变成废品的时候,九十名爆破队员,回来三十队名。六十名倒在了战场上。换来的是日军的全面撤退。

其实已经进攻到这个地步,立花芳夫大佐是没有停下来的可能,可是后面的阿南惟几却传来命令,部队停止进攻,

不明就里的立花芳夫大佐只好停止进攻,部队退了回去,不但立花芳夫大佐不明白,就连姚崇明和张海峰也不明白。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进攻到阵地前的不足一百米的距离,虽然战车被毁,日军也不是没有进攻的能力,为什么退兵,再一次进攻不是更加困难,会增加伤亡,对面日军的指挥官不会不明白,因为虽然已经接近天黑,可是没有这个时候停止进攻的可能。除非日军放弃进攻,不打算再进攻了。

“要跑”姚崇明一下明白过来,小姐让他坚持二十四小时,现在刚刚过去十二小时,看来是其他方向的行动已经奏效。自己一直不明白二十四小时以后怎么办,现在看来小姐还是有后手。鬼子失败已经成定局,对蓝玫瑰的强大信心让姚崇明不但判断出日军停止进攻的原因,也相信胜局已定。立即传令张海峰,了解怀远的情况,如果日军没有停止进攻,就立即分兵增援怀远。这一线阵地交给淮南煤矿民兵大队。

姚崇明判断完全正确,阿南惟几中将这个时候停止进攻确实是不得不停止,因为他必须返回救援13师团。后撤退回救援平汉路,准备进入新蔡压迫新四军第四支队的13师团,在阜南三官桥被玫瑰第六师包围,同时参加进攻的还有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