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1/4页)

因为山东的经济政策,让现在战火纷飞的欧洲资金大笔的流向山东。鲁元的正式发行,强劲的经济实力立即冲击了国府还在实行的法币。孔祥熙和宋子文不得不加紧研究国民党的财政政策和金融体系。在中国的国统区和解放区,百姓非常认可持有鲁元,因为这是不会贬值的货币。和现在已经展露头角的美元挂钩,让鲁元进入了国际货币的圈子。山东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增长能力。

有蓝玫瑰的提示,山东特区科研机构风起云涌,现代化的民用商品一代接一代更换。山东特区政府的后面是强大的中国市场,超前的科技同时拥有了广阔的世界币场。不断拉大的贸易顺差,让美国和英国这些国家为了搬回贸易差额,不得不靠着向山东出售军火和机械工业来挽回,这就导致了山东的工业化进程在加快。

这样的形式,让蓝玫瑰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整理自己还记得的后世带来的点点滴滴有用的东西。由于有杨娜和丁如萍还有鲍尔的干涉,蓝玫瑰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规律,身体也在慢慢的回复。

可是当接到沈云派人送来的材料的时候,蓝玫瑰又一次不能休息了。这件事情看着不大,可是他带来的危害确实很大,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抗战的胜利。别人不知道,蓝玫瑰知道,这个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自己出现的原因,因为在山西,只有两个势力,那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整个抗战中,中国战场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没有太平洋战争,中国的抗战时间可能还会延长很长时间,因此上对于中国来说,战场虽然艰苦,但是一直是稳定的,国共关系也是一直平衡的。在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声音敦促下,国共双方也进行了谈判,虽然最后内战还是爆发了,但是在抗战结束前是不可能爆发大的冲突,可是蓝玫瑰的出现,抗战出现了不一样的进程,江苏和安徽河南都提前光复。由于蓝玫瑰的刻意施为,现在中共军队控制着安徽和江苏大部分。国民党控制一少部分。国民党控制着大部分的河南,中共只是一小部分。

这一次玫瑰军挺进山西。立即被三方面盯住。因为太原会战之后,日军占领太原,山西等于全部沦陷,但是阎锡山坚决不离开山西的决定,让晋绥军在山西和绥远一带进行游击战。

出于内心的想法,老蒋把中共的军队逼过黄河,同时为了开展敌后游击战,扩大抗日根据地,中共军队渡过黄河进入吕粱山和太行山区发展抗日武装,扩大根据地。在山西出现了三种势力。

蓝玫瑰的西进战略,让山西出现了第四股力量。蒋介石惦记山西多少年了,可是阎锡山的封锁异常严重,强大的晋绥军也不是老蒋能轻易动得了的。因此上山西和两广就是蒋介石的心病。中央军一直难以进入这两个地方。这一次有了配合玫瑰军战斗的理由,中央军部队紧随玫瑰军的后面杀进山西。

由于日军收缩战术,大城市都在日军手里,这些地方也不是晋绥军和中央军动得了的地方,因此上被日军主动撤出空闲出来的地方就成为争夺的焦点。中央军的介入,山西又多出一股力量,这样复杂的局面哪是孙东林处理得了的,何况孙东林还指挥下面各部队,抢先清理汉奸。不管是山西派还是中央派,都明白这是捞钱的机会。各部队几乎达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很多地区原来就是中共的根据地,并不是日军退出的地方,这里由于中共的土地政策和爱民思想,让这样的根据地要比日军占领区富裕不少。其实阎锡山的晋绥军是知道的,可是装作不知道。中央军也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也可能是装不知道。也可能是故意的,在对待中共抗日根据地上,两个方面都是出奇的一致,不但大肆的疯抢地盘,竟然向八路军的根据地进攻。

一贯坚持独立自主抗战的八路军那会相让,双方终于爆发了军事冲突。孙东林根本就看不惯中央军的很多做法,由于蓝玫瑰的爱民政策,让玫瑰军上下都比较倾向中共的军队。陶亮,张雷和郭丛校都是和周伟龙肖金峰关系不错。当初新四军逮捕周伟龙的时候,张雷就是包围新四军的三个师之一。这些师长军长都倾向共产党的军队,在制止双方军事冲突的时候,难免的就会有倾向性。这样一来,引起了晋绥军的不满,也遭到了中央军的不满。

在对待汉奸方面,玫瑰军是只惦记着浮财,同时大部分是把地契烧毁,让山西境内的很多土地都变成了无主之地。可是掌握着地方行政权力的阎锡山政权可以颁发地契,这样一来大批的土地都集中在了这些军方大员和接受大员的手里,老百姓并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这一个变化完全违背了郑素安当初的想法,更是惹恼了玫瑰军的中低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