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 (第1/4页)

苏军的炮兵变成废铁,大面积的燃烧弹把苏军的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玫瑰空军这样的战术脱胎于蓝玫瑰制定的战术,而蓝玫瑰这个战术是学自后世的美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就是这样依仗着强大的空军力量,用这个战术对付志愿军,志愿军用血肉之躯以巨大的伤亡换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一直到把联合国军逼到了谈判桌上,不得不签订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今天林昭南就是根据小姐的提示对苏军贝加尔湖方面军进行了这样的战术。

可是苏军不同于当年的志愿军,他们的工事不行。最主要的还是战斗意志力不行,面对这种地狱式的攻击,首先被在精神上摧垮。苏军官兵纷纷放弃阵地向后撤退,可是离开了地面的防御工事,面对天空落下的炸弹,更加伤亡惨重。

因为有导弹可以定点精确打击,因此日军士兵和玫瑰军士兵是几乎伴随着空军的轰炸前进。苏军越是后退,兵力越是集中,而轰炸带来的伤亡也越大。战斗开始的第二天下午,苏军十万军队,剩下的只有六万不到,接近一半的伤亡,让尼古拉耶夫彻底绝望。当知道增援的远东第六方面军还得三天,而近在咫尺的第四方面军参与到救援被包围的第三方面军回不来,第五方面军由于装甲集群被消灭,根本无法阻挡进攻的玫瑰装甲师正在后退。尼古拉耶夫脸色灰败,他也算是高级将领,对于战败而又全军覆没是什么下场心里一清二楚。他有着高贵的血统,并不满意苏联的统治。可是沙皇被推翻,见机比较快的尼古拉耶夫最先开始了革命,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并且一直冲锋在前。聪明的尼古拉耶夫无时无刻不忘表自自己的忠心,坚决贯彻斯大林的命令。在对待肃反上是不惜余力,下手狠辣。

贝加尔湖方面军一共是十五个师长,六个军长,一百多位团级干部和政委,被杀得只剩下一个师长两个团级政委,军长一个不剩,没有人知道尼古拉耶夫怎么想的,他是不是借着机会报复这些人推翻了沙皇统治,不得而知。但是整个贝加尔湖地区一片血腥却是真的。

由于德国的进攻,大批的工厂向这里迁移,让这里变成了苏联第二个工业中心。也因此繁华起来,尼古拉耶夫在这里上到区长、区委书记,下到一个村镇的小官甚至一个工厂的班组长,几年的时间被尼古拉杀死了四万多人,由此得到了斯大林的夸奖,认为尼古拉是最忠诚的革命者。

可是这个时候,就这个最忠诚的革命者,派人向进攻的玫瑰军联系投降了,条件就是把他送到南疆联邦而不是俄罗斯民主政府。

(第一部:抗日玫瑰)第388章 对决(八)

斯廉斯克,吴天宝突击集团军司令部,看着面前的苏军代表,吴天宝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一边的参谋长朱少堂也是脸色平静,并没有坎列夫想象中的激动,这一点大出他的预料。

尼古拉耶夫虽然杀人无数,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是在惊恐中,因为斯大林的残暴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党内斗争的残酷,并非这些人无情,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有权利狂,而绝大多数是为了自保,因为想保住自己的性命,想保住家人的安全,就必须把屠刀对准别人,只有杀死看着有危险倾向的人,才能安全地活下去。中级领导如此,高级军官何尝不是。

尼古拉耶夫出身沙皇贵族家庭,有着皇室的血统,对于剥夺了他贵族权利,把他打成平民的苏维埃政权从心里仇恨。但是他是一个能忍的人,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精明的政治头脑,十月革命的风暴Z前,尼古拉耶夫就看出来沙皇的统治已经保不住了。因此他毅然参加了革命党,凭借着聪明才智,步步高升,十月革命确定了他的判断,苏联建立了政权。布尔维克成为了统治者,尼古拉耶夫自于见机早,身份地位已经很高了,因此上生活虽然不如以前,但是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因为外国的封锁而变得穷困。

可是斯大林掌权后,尼古拉耶夫灵敏的政治嗅觉又一次让他感觉到了危险,他这一次又是毫不犹豫地投靠斯大林的阵营。无时无刻不在表示自己的忠心。为了取得信任,不惜出卖了自己亲人和朋友。每当尼古拉耶夫举起屠刀的时候,心里都充满了痛苦。他不想这样生活,可是又别无选择,因为他不想死,既然自己不想死那只有让别人去死。这样的心态下,让尼古拉耶夫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并由一个中级军官上升到高级军官的行列。军衔也有上校升到了中将,由于得到斯大林的赏识出任贝加尔湖地区的区长,同时是贝加尔湖方面军司令,这样在这里成为了军政首脑,同时远离了莫斯科这个政治风暴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