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陆秀夫来气了,这是什么逻辑?在前方打仗的军人没有奖赏,后面什么力也没出的人到是升官得禄。但是他也算聪明人,如果否定了贾似道的话也会得罪满朝文武官员。所以说道:“丞相大人,大宋以文治天下,前方统兵的都是文臣,也当在奖赏Z列。但是还是需要将士拼命的,我想这点大家都很清楚的吧?”

毕竟在朝堂上的很多人心里明白,真到了最后关头,还得这些武将和士兵拼命。也觉得陆秀夫说的有道理,再说了又不是降他们的职。老好人谁不会当,又都纷纷表示支持陆秀夫的提议。

贾似道十分来气,先是陈宜中,后是陆秀夫,看来没有了皇帝的宠信,这些人有搬到自己的意思。这个陆秀夫很有才能,又有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支持,不可得罪。陆秀夫在外出征刚刚进入朝堂,这一次只是为前方将士请赏,而陈宜中确是拉拢朝中的人,这才是劲敌,不能得罪了所有的人。

这一次陈宜中上本要求自己带队领兵出征就不怀好意。立即变了脸色说道:“陆大人言之有理,前方将士当然要奖赏,还要大大的奖赏,两淮制置使李大人镇守扬州就功劳很大,还有张世杰、夏贵这些人都是抵挡一路蒙古大军,所以应该给予封赏。”

谢太皇太后说道:“贾丞相既然认为有功劳,那该怎么奖励呢?”

贾似道当然不喜欢这些人进入朝堂,其他人也不希望有人分他们的权力。贾似道说道:“太皇太后,微臣认为李大人劳苦功高,应该授予右丞相之职,参知政事,领枢密院同知。张世杰可以授荆湖安抚使,让他夺回建康,保卫京师。夏贵在合肥应该让他担当京西南路和京西路的安抚使,节置江北的兵马,这样才可以保住江北的地方,我们一旦有条件可以打回长江收复失地。”

谢太皇太后也没什么主见,点头说道:“就依贾爱卿所奏。”

吏部恃郎马英说道:“太皇太后这次打败蒙古大军,宣德府的功劳甚大,应该给予重奖。”

马英这么一说,大家才想起来,这一次打败蒙古好想哪一个方向都没有胜利,只有池州和宣城方向是胜利。就是张世杰不也是一路败退到湖州,李庭芝也是困守扬州没有任何功绩。

贾似道想起来了,从战报上他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说道:“不错,这一次能胜利,宣城的功劳确实不小。朱文广有功,应当出任江南路制置使。”

朝堂上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个马英绝对是朱文广的人。虽然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不算什么,但是也掌管吏部,也不想得罪此人。

不过总有正直的人,中书舍人史康说道:“最应该奖赏的应该是蓝玫瑰,池州两战,宣城一战,收复广德全是她一人所为,这才是该奖赏的人。”

史康的话立即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因为蓝玫瑰是女的。最不满意的是殿前都指挥季维,立即说道:“史大人,蓝玫瑰一介女流有什么能力,还不是手下的将士拼命,没有朱文广的正确指挥怎么行呢?不要忘了,是文职领兵指挥,即便蓝玫瑰有能力也只是上阵杀敌而已。

大家都有些搞不明白,殿前都指挥使是禁军的领头人,可以说是武将的代表,怎么说这话。史康本身也和蓝玫瑰没有瓜葛,只是就事论事。不过听了季维的话说道:“也不能这样说,蓝玫瑰虽然是女人,但是打胜仗却是事实。”

谢太皇太后本身也是女人,听这话当然不高兴,接口说道:“诸位爱卿不要争论了,现在国家危难,男的女的都是为国出力,官家不惜钱财和爵位,既然有功就当奖赏。朱文广大人指挥有功,看看可授什么官职,这个蓝玫瑰也适当的奖赏一下。”

季维心里一哆嗪,这才想起来上面坐着两个女人呢,吓得不敢说话了。但是又一个人站出来说道:“启奏太皇太后微臣认为不可。”

大家看说话的是枢密院同知院事吴秉,谢太皇太后有些不满,自己已经定了基调怎么还有人反对。但是也算是有很高休弄的人,淡淡的说道:“为什么?”

吴秉说道:“回太皇太后,大宋以文治天下,也以诗书礼教文化教普天下,男主外女主内是祖制,是周礼。蓝玫瑰有才能也不应该奖赏过高,以免让天下乱了纲常。据传闻这个蓝玫瑰男女同营,有伤风化。在荆州时就飞扬跋扈,造成极坏的风气。就是因为丞相大人一心为国,考虑到蓝玫瑰有功,不想让官家有寡恩的嫌疑,才破例授予她一个闲职。这一次朱文广说她有能力,丞相一心为国,不怕名誉被毁才再度起用,实在是为国着想,臣以为不应该奖赏过重。”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