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部分 (第1/4页)

这些想法别人不知道,这一切就变得扑朔迷离,前途是一片白雾,整个大宋朝廷,甚至蓝王府之内,变得诡异而暗流涌动。可是缺少对这时代深刻思考,蓝玫瑰也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并没有太在意这些。

水师损失严重,总的说蒙古已经退回江北,七十万大军算是蒙古一半的军力,折损四十万,倾国之力制造的五千弩车被毁掉一部分,剩余的在镇江全部被缴获,蒙古用损失惨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忽必烈现在不是打到江南的问题,是担心蓝玫瑰打过江北的问题。

在同意伊勒德撤退江北计划的同时,采纳汉臣的意见,派出和谈使者和大宋签订和平条约。先保证蓝玫瑰别趁着元朝虚弱的时候过江,争取喘气时间,准备力量以待时机。

元朝大学士王善说的有道理,一旦天下稳定,大宋内乱必起。以大宋文人和皇家的脾性,是不会容忍一个女人当政的,也不会同意蓝玫瑰的改革方案。不是皇家灭掉蓝玫瑰,就是蓝玫瑰灭掉大宋。江南烽烟一起,就是蒙古大军南下的时候。

忽必烈忍下了这口失败之气,派出和谈使者和大宋谈判。特意交待,不妨把条款放宽一些,让大宋感到安全,蒙古争得休整的时间,也让南宋尽快发生内乱。

蓝玫瑰现在也无力打过长江。这一次没有派段虎前去谈判,而是礼部尚书王伦和鸿胪寺寺卿负责谈判。没有了搅局的人,而蒙古也不敢骄狂,谈判进展得很顺利。蓝玫瑰这一次的谈判之举,意外的得到了全民的支持,这让蓝玫瑰的心里不舒服,国土沦丧,偏安一隅,竟然这么高兴。

大殿之内每月一次的朝会,太皇太后坐在中间,身旁坐着小皇帝,意外的没有发现全皇后。这样很多人认为,一定是出现了什么情况。蓝玫瑰还是坐在侧面,太皇太后说道:“王爱卿,和蒙古谈判的结果怎么样?”

很长时间都是蓝玫瑰向太皇太后汇报,群臣听着,这个朝会,也不过就是一个形式而已。今天太皇太后直接发问,明显的急于知道谈判结果。王伦躬身回管道:“回禀太皇太后,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只是细节有待商量。”

“哦?”太皇太后脸上一喜说道:“什么条款?”

王伦回管道:“蒙古同意划江而治,双方保持现有的疆界,互通商贸,罢兵休戈,不再战争。取消了大宋的岁贡,双方平等互对。”

“好。”太皇太后高兴的说道:“如此条件,大宋可以安稳了。王爱卿和鸿胪寺的官员有功,升一级,这是大宋的胜利,满朝文武官升一级,大赦天下。”

呼啦一下,大殿上的群臣都跪倒谢恩,场面是非常的热烈。不少官员觉得还是宋家王朝好,你看这官升得多容易。蓝玫瑰执政太苛刻,升官非常不容易。左考核、右考核的。史弥这家伙就是看不出火候,内阁的人都一起谢恩,蓝玫瑰也没有出声阻挡,他却站出来说道:“太皇太后,现在朝廷有法度,官职升迁,必须接受考核,不能随便的升迁。”

太皇太后把脸沉下来:“史大人,难道作为官家,连任命官员和升迁官员的权力也没有了吗?什么法度?哀家怎么不知道?”

史弥看了一眼蓝玫瑰。蓝玫瑰心里叹口气,史弥的正直有些过头了。这样不是得罪满朝文武吗?自己这个时候出来反对,不恰恰合了太皇太后的心愿。大宋官家给升官,蓝玫瑰不让,谁好谁坏一下不就清楚了吗?

再一点,削弱皇权是慢慢来的事,哪能一步到位。如果今天蓝玫瑰反对,把持朝纲,挟制天子,造反的意图明显,独揽朝纲的名声也就成为事实。明知道史弥看自己什么意思,但只能装作没看见。

可是太皇太后今天好像是有意的行为。转头问道:“蓝爱卿,哀家做不做得了主呢?”

这一刻,蓝玫瑰的心里升起了无比的厌恶。以前对谢太皇太后的同情,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一个见识短浅的女人,今天这样的行为,明显有人背后出王意,这是逼蓝玫瑰退步。这种情况下,蓝玫瑰否决,那么舆论一下就出去。如果答应,那么就失去忠心维护蓝玫瑰的人心。好高明的计策,蓝玫瑰必然失去一头。

蓝玫瑰又不能不回答,只好说道:“太皇太后臣认为不妥。”

“怎么?蓝爱卿也认为,官家已然没有这个权力了吗?”

蓝玫瑰的回答朝中有一部分人松口气,也有一部分人脸上露出了怨恨,史弥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唯有陆秀夫和文天祥脸上是担忧。陈宜中和李庭芝的脸上是平淡的表情,看不出什么来。

蓝玫瑰在内阁的几个人脸上,看出来每个人的心思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