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部分 (第1/4页)

长安到临安路谴遥远,信自不畅,朱瑶并不能及时的知道消息,这让她坐卧不安。当知道叶乾的江北军,开始向蒙古军发动进攻的时候,朱瑶彻底明白过来。蓝玫瑰比自己高明很多倍,这是蓝玫瑰用卢沙武的生命,威胁朱瑶,让她不敢投靠蒙古。卢沙武一天不死,手下的三个军长就不会彻底跟随朱瑶,也不会和中华军死命相抗。

朱瑶本打算让卢沙武进京,迫使蓝玫瑰做出决定。在河南有蒙古军的时候,商洛军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但是蓝玫瑰能沉住气,并不处理卢沙武,而是采取了沉默。这样卢沙武进京,反而落到蓝玫瑰手里,成为威胁商洛军的筹码。朱瑶一下坐在椅子上,看着襁褓中熟睡的婴儿,朱瑶第一次陷入迷茫,她该何去何从?是率部投降,还是起兵反叛?

率部投降,以叛逆的身份,蓝玫瑰作为一国之君,为了杜绝今后有人效仿,能不杀自己吗?即使退一万步说,死罪能免,难道朱瑶和卢沙武会在劳改队里服刑吗?那样朱瑶宁可死。如果起兵反叛,卢沙武在牢中,手下这些将领不会跟着自己的,只有一个朱贵,怎么会是冯彪的对手?如果宣布投靠蒙古,恐怕关山月他们就得杀自己。

进退全是死路,这一刻朱瑶不得不承认,她比蓝玫瑰差远了,两下相斗自己不是对手。也就在这一刻,朱瑶有了深深的悔意。如果当初能放弃卢沙武,不选择和蓝玫瑰为敌,恐怕以自己的才能,成就应当在叶晴之上,更在杨慧云之上。但是她第一眼见到卢沙武的时候,就不能自拨。在卢沙武选择单独北上的时候,又给朱瑶一次机会,但她的野心和权力欲望,让自己选择了跟卢沙武北上。种种的一切,自己错在不应该选择和蓝玫瑰为敌。

后悔也好,明白也罢,自己现在四面全是死路,走下去是死,停下来也是死,不停下来还是死。朱瑶陷入绝境,抱起儿子卢强,失声痛哭。秋菊并没有参与军政事务,她还是朱瑶的丫鬟,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该怎么劝小姐,只能陪着流泪。

朱贵从外面进来“报告。”

朱瑶抬起头,停止了哭泣,她不知道该说什么,问道:“朱贵,什么事?”

朱贵谴过来一封信说道:“这是卢将军给您的信。”

(第二部:红颜至尊)第244章 遗产(四)

朱瑶一把接过信,打开后仔细的看了两遍,脸色变白,朱瑶看完了自己这封信,也就明白了卢沙武是什么意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朱贵,卢将军已然做出了决定,准备放弃长安,从此隐性埋名地渡过余生,现在我问你,是想跟我们走,还是留下来?你留下来我不怪你。”

朱贵愣了一愣说道:“小姐,蓝玫瑰能放过我们吗?”

朱瑶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这也许是一计,如果我们按着信上的做,一旦中计,就什么也没有了,性命也会丢掉,如果不是一计,这是我们唯一的活命机会。”

朱贵犹豫了,他现在是军长,统领一万多精兵,如果选择跟朱瑶走,有可能失败,如果留下来,会封妻荫子,可是他留下来,以自己的出身和才能,能行吗?再有一点,一下抛弃朱瑶,朱贵也下不了决心。

朱瑶心头一暗,就连朱贵都是这样犹豫,别人可想而知。卢沙武在信中交待朱瑶,自己不打算反叛,也不可能公开背叛蓝玫瑰,如果朱瑶能看在夫妻的情面上,带着儿子前来临安向蓝玫瑰请罪,看在这份真诚上,蓝玫瑰应该不会杀他们,大不了一家三口平安度过余生。如果朱瑶铤而走险,卢沙武也会人头落地。卢沙武有另一封信,送给了军中的将领关月他们,让他们放下武器,归顺中华军,他希望朱瑶不要干傻事,蓝玫瑰并不会杀自已。

朱瑶并不相信这点,她不是不相信卢沙武,以卢沙武的心情,是会相信蓝玫瑰的,但朱瑶不相信。一旦放下武器,恐怕蓝玫瑰不会再有任何顾忌,一旦杀了卢沙武,不放过朱瑶怎么办?她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朱瑶故意对朱贵这样说,当地看到朱贵犹豫的时候,朱瑶的心凉了。卢沙武都让她投降,朱贵也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权力,朱瑶不服输的性格又上来了。本打算招集众将投降蒙古,可是,回头看到床上的儿子,朱瑶流下了眼泪:“朱贵,姑爷有给你们的将令,你遵照执行吧。”

朱贵犹豫了一下,退出去。朱瑶对秋菊说道:“秋菊收抬东西,准备大车,装上所有的东西,我们离开长安。”

“小姐,我们去哪?”秋菊惊恐的问道。

朱瑶说道:“我也不知道,你不愿意走,可以留下。”

秋菊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