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现在一万八千多人的100独立师可以说兵强马壮。斗志昂扬。包括耿仲明在内都希望打上一仗,一来检测一下这段时间的训练成果,二来也好在实践中锻炼部队。

不光是其他人有这样的想法。蓝玫瑰现在也是急于打上一仗,因为对于大敌当前,作为军队在后面只是吃喝花钱,然后就是训练,已经毫无意义。

可是如何打就是问题。就是因为了解徐州的结局,蓝玫瑰才要寻找一个切入点。蓝玫瑰没有那么大的奢望认为凭自己这一个师的力量,就能改变徐州会战的结局。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凭着自己预先知道日军的动向,让中国军队减少一些损失,争取到一点有利的态势。

观看了半天的地图,自己的计划渐渐的成型。在二月的十五日,日军攻占怀远的第五天。日军部队归入休整时间。皖北大地的战事告一段落。现在日军的主要作战方向是在南通和长江以北黄河两岸的山东以及苏北地区。在皖北的作战暂时处于休整期。

其他人不知道,蓝玫瑰却知道日军发动进攻的大致时间。她不是研究历史的,对于抗日战争也只是知道大概的脉络,并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到底是几月几号。

在怀宁的100独立师指挥部,团以上军官都到达了。蓝玫瑰没指望这些人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就能学到多少的战术战役指挥能力。不过一些具体的东西观看了一下两军对垒的演习,觉得还算是可以吧,最少在军队的进攻上和防御上都知道了基本的东西。

原打算在其他部队里找些军官来充实自己的军队,可是让这些上层人物对军队控制权的争夺,弄得蓝玫瑰现在也怕弄进来一些离心离德的人。她不怕军权被夺,可是怕由此让军队的战斗力下降。虽然现在这些人的水平有限,可是这些人都是一条心。再说自己也没打算分兵作战。

在后世的记载中,41年以前的日军战斗力是非常强的,可是几次交手并没看出有多强,也可能是自己偷袭和非正常作战方式的原因,也可能是相对于当时的中国军队来说的。

不过对于蓝玫瑰来说,有一点她一直没弄明白,就是几倍与日军的部队,为什么就是打不过日军。但是在武器装备上,当时国军的武器并不比日军差多少。只是没有多少重武器而已。可是十个德械师的装备要强于日军的部队,可是在淞沪战场上还是一败涂地。

既然穿越到这个时代,蓝玫瑰就尽可能的回想自己记得的历次战斗。往往日军一个大队一千人,可是国军的部队是一个团一个旅,有时甚至是一个师,激战几天的时间,最后能让日军攻破阵地。这就是蓝玫瑰怎么也不理解的地方。

最后得出结论不是政府腐败,也不是军队训练得少。更不是军队的武器装备问题,最大的可能还是指挥问题。如果一个师面对日军一个大队,那是十比一的局面,就是十只绵羊也会顶死一头狼。可是结果呢?是十头羊一只一只的上,最后让这一头狼从容的一头一头的咬死。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指挥问题。不管那次作战。最高部门的计划都是集中兵力进行决战。可是到了具体的指挥官手里,就变成了分兵把守四个方向。这样一来就把一对十变成了一对二点五。可是日军不是一头狼,他是十头,二十头,却是会分路进攻的,这样死守阵地的防御战不得不把本来占优势的兵力分散到各个方向进行防守,一级一级的这样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日军在一点上击溃。引起全线的崩溃。上海如此,南京如此。徐州如此。到了武汉还是如此。这样的战术下,缺少重武器的国军和拥有飞机坦克和重炮的日军面前焉能不败。

基于这些原因,蓝玫瑰没打算扩大队伍,日军一个师团是两万八千人到两万四千人之间,她的独立师也在一万八千人左右,就是可以和日军的一个师团抗衡。日军由于战线的过长,在很多地区只有一个联队,最多的地方都不会多于一个师团,一个师团的部队往往分守几个城市。最少的地方就是一个大队或者一个中队。

蓝玫瑰根据这些特点就是要用狮子搏兔的战术,用一个整编师在大范围内进行机动,以优于日军几倍的兵力打歼灭战。然后迅速撤退,避免和日军打阵地战。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部队训练的基本内容就是快速奔袭战、遭遇战和伏击战、以及巷战。基本的战术就是拼刺刀和快速的阵地构筑,以及枪法的训练。

蓝玫瑰可是很清楚的记得后世的两个发生在英美的笑话,也可以说是经典的冷笑话。美英联军在德国战场上,一个团的部队进行阵地防御战,在几分钟之内打出了四万发子弹,只是打死两名德军。而进攻的德军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