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这一天,天黑透了,老苍头终于赶着两辆牛车回来了,牛车后头还拴着一头棕灰色的小毛驴。

吴小桐放下心来,很是喜悦地给老苍头打水洗漱,又沏茶端饭,伺候着老苍头吃过晚饭,吴小桐也大致问明白了老苍头出山的经历。

外头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乱,虽然也有几个村子遭了兵祸匪祸,但大部分村庄的情况还能维持,特别是县城里的情况还好,竟没有遭遇叛军,县太爷姓袁,竟仍旧是大齐的官员。老苍头就是去县城买的牲口和车辆,因为路程远,足有一百多里地,这才用了两天一夜。

听说县城还是大齐官员,吴小桐隐约想到了什么。

第二天一早,听说老苍头买了牛和毛驴,镇子上的人都跑来看,男女老少的都一片欢颜,纷纷评论着三头牲畜的年龄、体格,以及饲喂、养护等等等等,欢声笑语一片。

吴小桐对这些完全不懂,站在旁边听了一回,就很无趣地一个人走开了。拴住和小臭儿也非常热衷,早就挤到人群里头去了。

有了牲畜、车辆,收稻子的准备工作差不多了,转天一大早,分出两个老太给徐寡妇,在家里做饭,照看几个年纪幼小的孩子,其他男女老少齐上阵,一起往镇子东头的稻田里去了。

吴小桐穿了长裤长袖,手里拎了一把镰刀,头上戴着一顶竹斗笠,有模有样地跟在人群之中。

到了稻田中,她跟小臭儿、拴住三个一溜儿排开,一人管着两垄水稻,腰一猫,镰刀一挥,开始收割!

镰刀是老苍头磨得,锋刃雪亮飞快,吴小桐不敢太快,有些笨拙地一手拢着稻谷一手挥动镰刀割下来,渐渐地,她就落在了拴住和小臭的后边。两个半大小子别看平时淘气,真到了干活的时候,都不含糊,闷着头一口气往前,没有谁偷奸耍滑。

不过盏茶功夫,吴小桐就觉得腰酸腿疼起来,抬头看看地里猫着腰割稻子的,有老人有孩子,没有一个偷懒,而且逗比她快,她这个落在后边的,哪好意思再偷懒,只好咬着牙坚持。

渐渐地,胳膊、腰、腿,都酸疼到了麻木,她的速度竟越来越快,手底下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了。

一天下来,浑身酸疼,走路几乎拖不动腿……勉强吃一口饭,爬上床就谁死了!

第二天,天不亮又下田……

如此这般,一日又一日,一片片金黄的水稻变成了一行行稻茬儿,场院里堆着的稻谷越来越多。

眼看着再有一天就能完成这个收获季了,吴小桐心里暗暗舒了口气,抬手看看手心中厚厚的茧子,重新拎起镰刀往田里走去。

日头升上来,徐寡妇挑着烧好汤饭送到地头上来,柳叶儿捧着一捧筷子在后边摇摇摆摆地跟着。

“大家伙儿歇歇了,来吃饭啦!”

随着徐寡妇的一声吆喝,田里劳作的人们直起腰身,放下手里的活儿,一边擦着汗,一边嘻嘻哈哈哈地招呼着往地头上走。

那边,山口处一辆马拉的青帷车徐徐而来。

有人眼尖看到了,很快人们都看到了,待看清那马车后边只跟着两个人后,也就放松了,只议论纷纷地猜测,是不是胡家的人回来了。

------题外话------

病了几天,再回头来,简直一片混乱,思绪完全接不上……

汗,再有这种情况直接请假,也不坚持更新了,身体不舒服,脑子也不好使,弄得一团乱啊。

网通公司也凑热闹,一天都在抽,一会儿连网一会儿断网的折腾,也不知是不是被我传染了……

☆、第七十六章不回去了

将近一个收稻季的锻炼,吴小桐咬着牙坚持下来,虽说累的很,却也不是没有收获。

她割稻子的技术渐渐熟练了,速度也快了许多,已经能够超越小臭儿,几乎跟拴住齐头并进了。另外,经过这些天高强度的劳动,她的饭量增大了不少,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给激了出来,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是一新,落在别人眼中,就觉得这个孩子成长了稳重了,而吴小桐自己知道,她来到这个世界许久,却一直仿佛做客,总是带着旁观的心态,如今,她不再飘飘忽忽,不再浮躁不安,而是在这一片收获的辛劳中,完成了一次蜕变,她慢慢地将自己融入到了这个社会,融入到这些辛勤善良的人们中去,落地生根,真真切切有了归属感,心安定了,自然从容,自然宽厚,自然深沉饱满起来了。

听到徐寡妇呼唤,吴小桐割下手中的一束稻谷,随手放在旁边割倒的稻谷上,镰刀一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