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的爱恪宁。可是这种感情,他又说不上来是什么。所以他在担心,他对她的宠,会让他人想入非非。会让她承受压力。但是他又绝对不能舍得她。他要再次亲赴蒙古。但是他担心失去他保护的孩子。他只是为此而矛盾。以前发生的事情,他其实了如指掌。所以他一再的担心着。可是没有办法。他总不能将她带在身边。

他的心思很少被人看出。但是却有很多人愿意迎合他。无论如何,恪宁是遭受着嫉妒的。但也有人愿意在她身上赌一把。永寿宫的主位宜妃。出身名门,心高气傲。最重要的是,她总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良好契机。不过她聪明的头脑也只是用在这些宫苑的纷争之中。眼见这么多新人一个个娇嫩如花。特别是新晋了贵人位的王氏愉谦。纯净得像江南的小溪一样。她那甘甜的一笑,时时映在宜妃脑子里。宜妃明白,谁都不能永远用美色抓住皇帝的心。因为总会有更多年轻美丽的女人进入这座宫廷。所以,要保住未来。就不能寄希望与自己的面容了。她已经是三个男孩的母亲了。她要为孩子们着想。就不得不好好的计划一下。她已经从慈宁宫探得了消息。皇帝并不准备将年幼的恪宁纳入后宫。那么,皇帝的打算。她就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况且,鉴于恪宁的母亲,那么以前的那些猜测都不会成立。恪宁永远不会成为自己的对手。其实连潜在的威胁也不具备。想清楚了这一点。一个更好的计划在头脑中形成了。她不禁为自己的先知先觉而感到得意洋洋。

她早早约好惠妃、荣妃来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宜妃一向知道太后的喜好。所以最能讨她的欢心。加之宜妃的儿子五阿哥胤祺是在慈宁宫养大的。宜妃自然也是这里的常客。不过她对儿子多少有些小小的不满。五阿哥是个心地宁静的孩子。几乎没有继承任何一丝母亲的脾气。温顺平和不多言。宜妃偏是个火爆性子,又爱较真儿。看不惯儿子是个慢性子。但又不能说什么。毕竟是皇太后教养的嘛。

太后其实本性纯朴。只是多年宫廷的生活,和终于熬出头的一种酣畅淋漓的情绪使得她多少有些愉悦的暴躁。但是对于这个小孙子,她却自然而然的付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和热情。她作为一个女子所拥有的特质都被一个孩子激发了出来。

所以她善解人意的将五阿哥召进来。宜妃见了儿子一贯兴奋异常。但在太后面前自然有所收敛。儿子,总是皇宫里最敏感的话题。

“瞧瞧我们五阿哥。难为您怎么□来着。水灵的玉石树一般。”惠妃也在一旁凑趣道。惠妃嘴上这么说,心里可完全不是这么想的。但是,怎么说现在的宜妃决不是她可以撼动的。既然恩宠早已不再,她犯不着和这位宠妃过不去,但她心里的怨恨却不会减少。荣妃一向少言。但是在太后这里总不能不说话。她便只是沉静的笑笑,“五阿哥的个子又长高了,以后也是要为我大清建功立业的巴图鲁啊。皇额娘可一定要给他指个好媳妇啊。”这句话一出,荣妃自己也很意外,大概是一紧张反而说得太多了。不过太后今天的兴致似乎很好,听了也笑起来道:“是啊,这几个小的也长大了。这些事情是早晚要办的,只是,五阿哥还要等些时候。不能急,前面还有一个四阿哥呢。”

一句话将胤祺的脸都说红了。宜妃本来高兴荣妃将话题引了过来,但是没料到太后心里还是很有算计。但她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仍然笑道:“胤祺这孩子,多托了老祖宗的福气。以后的事情也要皇额娘做主才是。”

“你这个人精儿,现在就急着给儿子讨媳妇不成?”太后的话一说完,便引起大家的一片笑声。宜妃偏偏头像胤祺瞟了一眼。笑道:“我只求要个脾气好,样貌好,嘴乖伶俐人儿来,一块儿逗您老开心不是。”

“那可不成,都像你一样嘴这么敞,我可是聒噪得受不了喽。”众人又是一笑。惠妃瞅瞅宜妃的样子,心道:“这人的心思就是多,必是又有了什么歪点子。可不能让她占尽便宜。”惠妃有了想法,便又笑道:“皇额娘说得是。这些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办。四阿哥的事情也该想想了。这个孩子脾气怪,得有个人能拢着他才好。”荣妃听了便也笑道:“惠妃姐姐说得很是。四阿哥的事情是该好好打算了。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儿了。可要找个好脾气的,柔顺些懂得顺着他的心。”

宜妃好不容易把话扯过来,不想荣妃、惠妃二人并不买账,深悔约了她俩来。但是又不能多说。怕引起太后疑心。只能忍住了。但又不愿就此服输,也跟着说:“四阿哥自小就和别的阿哥不一样。再说,德妹妹还没说什么呢,我们操哪份心?”

“也不是这样。四阿哥自幼得太皇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