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可是那个女孩子终于死于流产。

李重秀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候,看上去无限疲惫。僵硬的对胤禛说:“人没留住。”

胤禛没有进去。只是定定站在门口,一言不发。

重秀转回头看到恪宁。做出了一个恭敬谦卑的神情。她满脸汗水,头发都湿塌在额上。在她抬手撩开眼前碎发的是时候,嘴角却现出一个奇异的弧度。她似乎根本不怕恪宁看见,就好像有意为之。

她在笑。

恪宁一刹那能感觉到身后阴森森的寒气。自己一再退让,只想清净了度余生都是不可能的。

她在笑。她在步步紧逼。

雪又再度落下,繁盛飘渺。她的笑容就像那雪一样冰冷刺人。那笑容又将恪宁带回这个纷杂恐怖的现世。她忽然有所领悟。她忽然被她激起无数斗志。

她明白,眼前又是一场残忍的杀戮。它进行的无声无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和更加无辜的没有成型的生命就消失于这个冬天。不,这竟然已是春天了。

这些时日她独自在家想了很多事情。

终于有一天,她把阿奇叫来。说:“你出趟门吧。”

阿奇不明白。她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阿奇一惊,说:“福晋您想……”

她点点头。笑了笑,好像这个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你明天就启程。快去快回,路上要小心!别的你不要想,也别和任何人透露半个字。”

阿奇看着她,难以想象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她脸上有一种孤注一掷的赌徒的神情。坚决的可怕。

阿奇第二日打点了一下,对外人只道去探家中亲眷。她走了,恪宁才暂时放下心来。没几日,衡庆祥早有人将那一匣子东珠之事办妥了。恪宁惦着手中的银票。嘴角抿起一个苦笑,想不到太子妃也有如此用心良苦的时候。即便她讨厌这个女人,可是那种心,她却是比谁都更明白。

她并不想做这个家中力挽狂澜的那个人。她只是生性不愿意认输。她不能等到有一天自己没有分毫退路,如待宰羔羊。她不能改变一个男人的梦想,所以只能选择扶持,也是在帮自己。

重整山河

春光泛滥的时候,人也都泛起了活气。总有贵富之家往京郊游春。即使这几日仍有乱党传闻,他们也乐此不疲。

恪宁出门的时候能看到邻近的八皇子府门外,车马络绎不绝的样子。她许久不曾见过胤禩。但只见这幅热闹非凡的图景,也就能知其大概了。她没有太好的心情欣赏京城华丽喧闹的春景。车马匆匆,她赶回费扬古府中,是因为庆寿额娘的病重。她对自己过分的慌张也觉得奇怪。她们俩人的关系一直都是疏远平静的。即便想要亲近,也有太多阻隔不可逾越。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她时常担心亲人会有一天离去。人年轻时容易气盛。哪怕一点点感情的缺口都留下不能磨灭的恐慌和伤痕。上一代的恩怨,在时光中一点点散尽。这一代的人开始逐渐走入孤独的绝境。是人到中年的脆弱和渺小。

她从前不曾注意过家中内堂外的那两株西府海棠。如今其中的一株竟然已经枯死。她陡然想起父亲的过世。心里只有不祥的预感。而另一株果然也长势颓唐。

她无暇乱想。疾步走进内室。庆寿静静躺在炕上。好像仅仅是在睡梦中。因她回来,兄嫂们皆在外间侯着。

她在炕沿上轻轻坐了。唤道:“额娘。”

庆寿并不曾睡着。因病着,精神不济,所以还在闭目养神。她听着恪宁的声音,眼皮先是动了动,倒真的像是从一场梦中醒来。

“你还记得回来。”

她从来没有责备过恪宁。这句话倒有了几分怨怪的的意味。听得恪宁心里有几分歉意。

“额娘身子欠安,都是宁儿的过错。”

庆寿仰了仰脖子。似是想起身,恪宁想扶着她,她摇摇头,自己挣扎起来,恪宁替她把锦被掖好。庆寿强打精神道:“人老了,一点点小毛病都扛不住了。不知道还有几天好过。”

“额娘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不过是受些风寒,将养几日也就无妨了。您可不能胡思乱想。”

庆寿笑笑,说:“恪宁最是清绝明透,那些个面子上的话,也不必和我这个老太婆说了。当年我也是好逞强的。支撑着这个家几十年。没有丢了你父亲的脸面。也没有给我宗室出身丢了脸面。说句实话,也是亏得有你母亲留给你父亲的那份家业。咱们这儿才没有败光。如今,我只怕日后这里没有人主事。”

“额娘不要担心。哥哥嫂子都是极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