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皇恰�

叶眉抄完了老祖宗日记第一本,那是老祖宗穿越的第一个五年,他帮助流民看哪些野草可以吃,带流民到了一片远离纷乱的山坳,制作工具开垦荒地,渐渐的流民越聚越多,他成为了那个山寨的大王。虽是匪,却不打劫,他把流民组织成了一个个公社,公社中又有一个个小队,每个小队同劳动同吃住,他教他们种各种粮食,养各种牲畜禽类,那里渐渐变成了一片世外桃源。第五年,他救下了一个昏倒在地的贵族。贵族姓华,正是现在的国姓。

老祖宗是农学博士,难怪会种地会养猪。叶眉顿时觉得自己学的设计,太不实用了啊~

☆、第118章

很快就到了十月;六姑娘的婚礼近在眼前。自从六姑娘定了亲;就再没去见过叶眉,大太太又一手包办了六姑娘的嫁妆,所以叶眉自然也乐的不插手。分家的时候,六姑娘分得了两千两银子的嫁妆,淮南伯府过来了六千两银子的聘礼;大太太置办嫁妆时,就拿这两笔银子用了。

一日大太太就叫了叶眉到了老太太房里,拿着嫁妆单子和大家对了,依着侯府嫁女的规矩;水田一百亩,山地一百亩,铺子两个,红木家具一套,金玉头面六套,缎子布匹两箱,另其他器具和一起,共三十六抬。叶眉听大太太说,知道这嫁妆看着好看,实用的不多,六姑娘嫁过去的都是值钱的死物,万一有个急事,想拿点银子都困难。而且可以有产出的固定资产太少,都是贬值的货。就不由的替六姑娘捏了把汗。

大太太念完,又道:“淮南伯聘礼六千两,酒水两千两,六姑娘自己的嫁妆一千两,我留了两千两办酒席,这些嫁妆公花了五千两,还有三千两留着,按规矩是要没入公中的。请老太太示下。”

老太太看了眼叶眉道:“如今你们婆媳当家,你们商量着办就是。”

叶眉本想说,都给六姑娘好了,我们又不是卖姑娘,留着那三千两做什么。大太太就已经开口道:“这聘礼过来,按规矩是回去一半,我们已经是大大的超出了,过来六千两,嫁过去了五千两,这三千两就在公中放着吧。”

叶眉就看着她,又见大太太也没有掏银子出来的打算,知道她的“公中”就是她的私帐了,索性也不戳穿,笑道:“母亲养了六姑娘一场不易,母亲安排就是。”

大太太见叶眉难得温顺,满意的点了点头。

叶眉刚和大太太商量完六姑娘的嫁妆,回到紫云阁,就见大奶奶来了。大奶奶难得出现,既然来,必有要事,果然刚坐下,就开口问:“四弟妹,嫂子来和你商量下给六姑娘添妆的事。”

叶眉点头心想:“是哦,这和给大学同学送结婚红包似的,大家得口径统一,不然送出冤家来了。”

叶眉就笑着问:“嫂子是什么个意思,我就按着嫂子的意思来就是。”

大奶奶手中没银子,无论是她的嫁妆,还是世子的遗物,还是分家得的家产,都捏在大太太手里。越是没银子,就越是看重,大奶奶自然是不舍得多给的。所以见叶眉说愿意按她的意思来,大奶奶就松了口气,道:“过去的几个姑娘嫁的时候,我都是送的一套金头面,十匹料子。只不过当时,世子还在呢。”

叶眉自然是听出了大奶奶的口气,就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嫂孤儿寡母的,自然不能按照旧例来了。”

大奶奶第一次觉得叶眉还挺可爱的,当下又奉承了叶眉几句,方起身走了。

叶眉让李嬷嬷去查了旧例,发现府里几个庶出姑娘嫁的时候,几个奶奶的添妆都在二百两银子上下。叶眉也就心里有数了。

等胡维祯回来时,就和胡维祯商量,要送六姑娘多少添妆。

胡维祯对自己六七两个庶出妹妹没有多少情感,六七两个出生的时候,他早就在嘉峪关了,一年也就回来一趟。事实上,府里的兄弟姐妹对他而言都很生疏。祖父和父亲还在的时候,胡维祯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原本应该是父亲跟着祖父在嘉峪关的,但祖父带他去嘉峪关之后,父亲就在京中任了官,他每次回府,又总是被祖母接到宁泊堂住。每年在家里的时间本就不多,与父亲见面的时间更少,父亲待他不像对大哥那么严肃,也不像待二哥那样亲切,他很少考校他的功课,也很少教他武艺,每次他去请安,父亲看着他的目光总是有些复杂,像是骄傲,又像是没落。

他记得祖父去世后的第一年冬天,他从嘉峪关回来过年,父亲坐在暖隔里,对着一个残局发呆。他进来时,父亲很亲切的说:“来了,陪我下盘棋吧。”胡维祯很惊讶父亲突然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