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3页)

延熹郡王萧柏也遇难,死时身上还穿着太监服。

太子也死于俞斯时刀下。

瑶光想这就是拉偏架的最高境界吧,己方毫发无伤,对方死伤惨重。突然她的身体一僵,萧家人所剩无几,瑶光的心跳不可自抑的加快起来。

忽的,一声悲鸣直至耳膜。

瑶光悚然一惊,循声抬头便见双眼凹陷的老镇国公似哭非笑的指着姜进,摇摇欲坠。

姜劭勉抢步去扶,被老镇国公一把推开,他抖着手指了指姜进,又指了指齐国公,嘶哑道,“你们,你们……”

他这几年身体不好,连爵位都让给长子了,赋闲在家,可耳朵没聋,眼睛没瞎。如今这局面,若说姜氏没暗地里做些什么不能见人的勾当,他就是死也不信。想到这里,他望了一眼姜瑶光。

瑶光被祖父这一眼看的不甚自在,尤其是除了祖父外,旁人也都若有似无的看她。谁让萧璟是最大的得利者呢。

“你们干的好事,欺君——”这些事可做不可说,齐国公跳起来打断他大哥的话,“大哥伤心的糊涂了。”

大侄子姜进谋划的事他是知道的,赞成的,还将自己的人脉给了他,太子既然不是个好东西,自然要另择良主,何况还能让姜家更上一层楼,何乐而不为呢。这些都是瞒着老镇国公的,叫他知道了,说不得就卖了儿孙。他大哥就是个死脑筋!对他而言,太子就是正统,就是大义。

“我没有糊涂,是你们——” 话说到一半,老镇国公脸色霎时变得青白交加,他捂住了胸口,嘴里发出喝喝的声音。

“大哥!”

“父亲!”

“祖父!”

在众人惊惧的呼声中,后仰的老镇国公被姜劭勉接住。

姜进立时吩咐,“请府医。”

如今最能理解老镇国公心情的应该是武成王,武成王一夜睡到大天亮,王府外惊天动地的动静一点都没能打扰到他的睡眠。

一觉醒来,迎接他的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天翻地覆的新世界。

武成王坐在位置上愣了半响,一寸一寸的扭过头看向自己面前,难掩兴奋的老属下。

“王爷息怒,事已至此,世子乃天命所归,王爷何不顺势而为。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老王爷再生气还能杀了亲孙子不成,就算不顾骨肉亲情,也得考虑国祚,皇帝奄奄一息,总不能让荣王兄终弟及,亦或者让和皇帝一脉隔了十万八千里的颐郡王子弟继位。

武成王彷佛不认识般的盯着眼前这群人,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自己的人被孙子拉拢了过去,什么时候他有了这样的手段,又是什么时候他起了这样大逆不道的心思。先帝信任他,委以重任,可他的孙子利用这份做了什么!武成王顿生悲凉。百年后,他有何颜面去见先帝。

再是悲哀,武成王也得硬撑着出来主持大局,收拾烂摊子。皇帝又陷入昏迷之中,昨夜的苏醒就像是回光返照。

望着尸山血海的皇城内外,武成王忍不住老泪纵横,通向龙椅的路从来都是由累累白骨堆积而成。

第146章 一百四六

哪怕有德高望重的武成王出面安抚,京城依旧人心惶惶。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从来都不是空话,哪怕这个君只是个吉祥物。可现如今,皇帝昏迷不醒,储君死了。最有可能的新君人选是谁,大家心里都有数,可他不在京城啊!他在西南,而不远处的西北就是泰平长公主的嫡长子俞斯年以及四十万大军。

俞斯年会不会反?俞斯时会不会狙击萧璟?无数人考虑着种种可能改变大势的情况。

京城与西边相隔上千里,便是八百里加急,消息也要四五天才能传到。一来一回至少也要十天。

这十天显然是最难熬的,京城已经戒严,实行严格的宵禁。便是白天,街上的行人都明显减少,豪门勋贵之间的宴饮聚会不约而同的被取消。

而镇国公府开在胡同里的小门接待的访客络绎不绝。

知道姜进非真的病重,姜瑶光自然不会阻止他见客。何况她也管不得这些了,目下她最担心的是在西南的姜劭勋和萧璟,也不知他们那边具体怎么样了,最近一次消息还是十天前,那时候京城还歌舞升平。

“他们应该早有准备?”姜瑶光如此安慰淑阳郡主,显然对京城里发生的事,萧璟和父亲是心中有数的,那么俞斯时那里就不可能不安排后招。

淑阳郡主沉沉一叹,准备?泰平长公主敢对东宫、武成王府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