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游启故意沉着脸,摇头叹息。

楚渝更加慌乱,提了声音道:“游先生当真没有半点法子?”

游启躬身一礼道:“非是微臣没有办法,之是这法子……只怕陛下不肯。”

“怎么会?”楚渝松了口气,语气也没有那么激动。平缓了心情,才道,“先生且说,朕,求之不得。”

“陛下。”游启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奏折,交给小三子,由小三子呈给他。

楚渝接过来,打开一眼,逐字逐句地念道:“……封楚熙为秦侯、镇北将军、泾州牧……食邑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七户……封邑泾州……允许开国……”念完,楚渝皱眉不悦道,“先生待那楚熙可谓不薄啊……为何允许她开国?还在泾州?这食邑之数,还有何讲究?”

游启不慌不忙地细细作答:“臣想,那楚熙在泾州大肆杀伐,稳定了泾州的同时也把整个泾州纳入了她的囊中,无论如何,即使陛下下旨让她到别处去,她也决计不肯,那不如大大方方把泾州数十郡划给她,承认她的占有,好做个顺水人情。”

楚渝点头:“是这么个道理。”

“而且,能够击退元国收复故土也确实是天大功劳,不能不厚赏之。既然厚赏,就要让天下人看出陛下的仁德之心,那封邑之数乃是古代诸侯中的极数,天子为九,她为七,虽然并非封王,但乃是侯爵的极数了,她不但挑不出朝廷的错,还必须感恩戴德。”游启面上是恭恭敬敬的模样,暗地却冷笑不已,当初顺帝为了多封楚熙几千户,楚浔就和顺帝闹翻,现在楚渝封了这么大的地,给楚熙更加名正言顺的造反资格,楚浔还能忍?

楚浔不会找楚渝收回成命,毕竟之前的前车之鉴让她知道楚渝这里行不通,那之后她一定会乖乖答应去泾州。两虎相斗,楚熙不可能让楚浔在她的地盘上阻挡她的路,而楚浔又不是好惹的,她也不会允许楚熙造反,结局要么是楚浔散了楚熙,要么是楚熙杀了楚浔,不管哪一种,鹬蚌相争,得利的一定是他这个渔翁。

听说楚浔曾经很喜欢兵书《三十六计》,他也偶尔翻了翻,这次他出的是第二套敌战计,第九计隔岸观火和第三套攻战计,第十五计调虎离山。楚浔,这招,不接也得接了!

“那这东西给朕看干嘛?朕不是说了么?朕不想知道任何楚熙的事情,封赏的事情就交给你办了!”楚渝把折子随意一扔,靠在龙椅上,意兴阑珊地道。

游启微微一笑:“这计策,自然在陛下案上的这份折子里了。”

……

“圣旨到!”小三子尖锐的嗓子在长公主府里响起。“天策长公主接旨!”

楚浔是天子的皇姐,又被天子免去了任何跪拜的礼节,除了祭拜先祖,否则就算见了天子也不必跪,圣旨也是如此。

她身边的奴才跪了一地,只有她站着听完了小三子的圣旨。

没想到,这一份圣旨,有这样的内容,让楚浔本身就面无表情的脸,越发生冷。

小三子好不容易念完了圣旨,堆着笑意把圣旨双手奉上,等楚浔接了递给侍女,才讪讪道:“殿……殿下……奴才还有两份圣旨未宣……”

楚浔冷笑着打断他的话:“本宫算是明白陛下的心思了。这千古奇闻,落在本宫身上,可真是可笑。本宫从来不曾听说过,堂堂一国长公主,竟然要亲自去封赏犒劳诸侯。代天巡狩,说白了可不就是被逐出京城?”

小三子冷汗直冒,一边擦汗一边堆笑道:“殿下哪里话?正因为殿下与那秦侯乃旧识,又算得上是青梅之交,陛下对秦侯万分看重,若是非陛下是天子不可擅动,必然亲自前往。殿下是陛下最信任而亲近之人,最能代表陛下,若是殿下前去,秦侯不是更加欢喜?况且陛下让白太仆与成常侍随殿下同去,一来是给殿下做个排场,二来是陛下担心殿下路上危险,所以才派了精兵保护。而皇太孙之所以跟着殿下,也是陛下觉得皇太孙与秦侯亲近,趁此机会,让皇太孙出去长长见识也好。陛下说了,殿下若是不喜他安排,他可以准许殿下亲自挑选随行。殿下若是想要在泾州与秦侯叙叙旧,多住些时日,陛下也是应允的。”

楚浔本就不悦的脸色更加难看。这小三子不知所谓,在这边一通解释,楚浔自然知道他是胡说八道,楚渝根本不可能是这等心思。可是正因为如此,楚浔才对楚渝更加失望。

楚渝想要支开她,让她去泾州,一来是削弱她在朝中的影响,二来是可以让她远离京城,无法干预楚渝想要做的事情。

白晚和成恩她不介意,可是楚笙是皇太孙,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