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被卫芊一统快抢,甄太妃自然不好再问什么甄家的事情。只随口问了几句金陵那边的事情,然后便不再开口。

这边停了,上皇那边继续和卫芊对话,说着贾代善的事情或者谈论一下卫延的情况。

到后来,卫芊主动抛出金瓜的话题,和上皇讨论金瓜的种植以及普及情况。说着说着便说到整个农业。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百姓乃至王朝之根本。故。社稷中的稷神便是司农之神。”卫芊叹道:“如今六部分掌诸事,户部尚书有大农令之称,但农业器物水道堤坝归入工部,祭祀农业八神归入礼部。户部又兼管人事、户籍、钱财等诸多事务,终归是有各种掣肘。”说着,抬眼打量太上皇。

太上皇最后一段办公时间也感觉到户部对农业的管理吃力。没有这方面的专有人才。

“是啊,所以户部中应该分出一部分人在户部库房、户籍等事务外再度分出一个部门,专门司掌农业。也好跟六部中的其他几个相互沟通。”

“古有田漕……”卫芊小心翼翼试探。

“田漕又涉及漕运——”太上皇猛然惊醒,自家和一个小女子谈论什么朝务?

面色不悦,不肯和卫芊再度讨论朝事,转而说起其他琐碎日常。

这方面,卫芊作为修道人也有很多讨论的东西。二人就着道教典藏,修行养生说了一达通。

倒是陈太后和甄贵太妃不耐烦,二人瞧着这一老一小引论道教典藏,彼此争论炼丹采纳之术的精要。

太上皇:“木公金母转离童,这应该是下丹田中坎离金丹的修炼之术。”

卫芊:“陛下此言差矣,按照《黄庭》记载,里面用的是坎水男离火女的说法,所以木公金母不应该指的是下丹田,而应该是五脏六腑的五气变化。”

二人各自争论不休,陈太后不好离去,只能坐在旁边慢慢听自己听不懂的话。甄贵太妃寻了个借口离开太极阁。

过了小半个时辰,司徒昀下朝过来,二人还在讨论金丹要术。

看到司徒昀,卫芊猛然一惊,腼腆道:“臣女久在庙中居住,耳濡目染之下精通道藏秘典。平日在家没人讨论,一下子收不住,还请陛下担待。”

“无妨无妨。”太上皇也有几分意犹未尽。他和卫芊类似,都是半路出家的那种。没有经过传统的道学教育,都是半瓶子醋乱晃荡。真正道家高人才懒得跟他们讨论,如今两个臭皮匠碰到一起,顿觉相见恨晚。

司徒昀轻咳一声:“父皇,看看日头,也该用饭了,不如就留着金陵县主到下午再离去?”

“也好,对了,朝野那边没事吧?”

第62章 凤求凰,长门赋

司徒昀从卫芊那边得到答复,心中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天地良心,他对卫芊没什么情愫。但被人这么拒绝后心中总有点不甘心。好歹他可以说是天底下最优秀,身价最高的男人吧?就这样,居然还有人拒绝?

但理智告诉他,卫芊的主意是最好的。两人趁机断开,他也不用抱一个花瓶回宫干看着。

怀着截然不同的心思上朝,还没等他开口,立马就有人谈论起卫芊入宫的事。下面一大片反对之音,最大的一点理由,很简单:卫芊乃不详人,克夫克父之命,不可入宫。

这也是卫芊最大的污点,没有之一。

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各种质疑之言烟飞尘起。

这些反对之言反而激起司徒昀的权利欲。望着这些位高权重的老臣们,心中盘算:“吴阁老这边虽然需要倚重,但是不是权利过大,已经开始威胁皇权了?”

宰相和皇权,历来是争论的焦点。

逆反心理一起来,司徒昀反而坚定让卫芊入宫的心思。

贾赦冷哼一声,对远处另一列的一个官员递了个眼色。那在翰林院做事的官员当即出列:“金陵县主守节贵贞,又素有贤明。臣常闻女子之贵非在于身而在于四德。”

“品德贞顺谓之曰妇德,辞令娴美谓之曰妇言,仪态端庄谓之曰妇容,手艺灵巧谓之曰妇功。得其四者,方为上人。”那翰林院出身的官员到底文采出众,一张巧嘴辩驳众人:“金陵县主品德高洁,曾不计得失照拂黄府夫人多年,不顾外人言语,此乃妇德之行也。为金陵百姓铲除乡绅恶霸,言辞老辣而不失章句,此乃妇言之行也。出身王侯之家,面容娇美宛如洛子,此乃妇容之行也。赠金瓜而恩惠全国,此乃妇功之上佳,纵观古今,如此之功也可堪入史册。这等儿女若因婚约之事被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