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司徒昀从清宁宫出来,吩咐小祥子:“你去打听下,看看今天清宁宫发生什么事?”

“喏。”小祥子派人去打听,不多时回来禀报:“今天早晨宁妃娘娘过来送药,吃了一个闭门羹不说,还听说皇后娘娘派人将汤药给倒了。”

小祥子不傻,昨天跟司徒昀、卫芊前去太极阁,后来又见司徒昀睡在永福宫。这位宦官心中有一杆秤,知道现在谁最得宠,老老实实禀报。

司徒昀目光闪了闪,又问:“现在宁妃在何处?”

“宫人说,宁妃娘娘后来去给贤妃娘娘和文妃娘娘送药。之后就去宁寿宫了。”

“摆驾宁寿宫。”司徒昀上辇,心中对皇后所为越发看不过眼。

到底不是当皇后的料啊!

想到当年自家太子哥哥的太子妃,再看看自己这位王妃出身的皇后,司徒昀对太上皇又有埋怨。“那位皇嫂何等风度?当年父皇的确是偏心啊!”

当年几位皇子中,就属他的王妃地位最差,家世最不好。这种人家出身的女子,执掌一座王府都尚且勉强,更别说母仪天下。

虽说后宫不能干政,但好歹要有些敏感度吧?现在什么局势居然还看不懂?没看到最近吴贵妃和贤德妃都老老实实等皇后生养,连立太子的事情都没反对?

换做别的皇帝要立太子,后宫绝对掀动波澜。但为什么这里没事?说白了,就是太上皇还在。对东宫下手,断绝司徒昀的子嗣,也就意味着对自己残忍。

这两位正妃娘娘就算不甘心,也老老实实等着。

“暂时忍过这一时,等太上皇死了,皇帝位置稳固,到时候对一个小小幼年的太子,难道还不是任人揉捏?”

二妃目前都没子嗣,还不到真正夺嫡争龙的时候,暂时可以忍忍皇后的气焰。再说了,太子未必等于皇帝,就看司徒昀这一辈的例子便可见一斑。

毕竟贾史氏和吴国老教导出来的女儿家,就算在政治敏感度上不如卫芊得贾代善传授,但二人气度仪表都非王皇后可比。

若非王皇后跟司徒昀走过最艰难的一段路,司徒昀现在绝对不是这个态度。

“她还真以为当上皇后就安全了?”

本朝可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双帝齐出,规矩自然和其他朝代不同,很难找到参考的例子。

“两年皇后生涯,不过学了个面上功夫,这里子还是昔年那个小家子气的王妃。”司徒昀有些无奈。这种王妃管理后宫,能够服众吗?能够压制哪位妃嫔?

“所以,还是需要母后暂时管理后宫。先看看吧,过几年再说。”

摆驾宁寿宫,正巧见卫芊正和陈太后商议太子的名字。

“本宫觉得‘杰’这个字不错。人杰英豪,这才是本宫的乖孙儿。宁妃?你怎么看?”

“妾身不敢妄论,毕竟这是皇后娘娘骨血。”

“皇后出身小家,见识浅薄,懂得什么?”

司徒昀进来后,见二人也在讨论名字,不由皱眉。皇后要取名,他为什么不愿意,就是因为他想要让太上皇来取名,为的便是太上皇的亲口承认。

但怎么宁妃这边也在和太后商量名字?

司徒昀觉得自己这位“队友”不会看不出来这名字背后可以操作的地方。

“母后也就算了,她怎么也犯糊涂了?难不成这是女子们的通病?”

卫芊和陈太后对坐,二人面前的桌上摆着五个金锁。这是陈太后命人赶工制造而成,精致的金锁上写着五个名字:“杰”“熹”“焘”“照”“熙”。

见司徒昀前来,卫芊起身:“妾身今早去太极阁,这是上皇定下的五个字,陛下看看哪个更合心意?”

“父皇开口了?”司徒昀大喜。让卫芊坐下,自己又添了椅子,准备研究取名。

卫芊似乎有些不安,忙道:“陛下在此,哪有妾身坐正座的?而且这取名问题,还是找皇后娘娘来的妥当。”

“皇后?”司徒昀摇头:“她好好坐月子,比什么都强。”只要皇后不惹事,他就谢谢这位了。

陈太后看不上王皇后的性子,安抚卫芊:“这是本宫宫里,你只管坐着便是。回头本宫还指望你帮忙主持这次选秀。”顿了顿,陈太后扭头对皇帝道:“皇后在安养,吴贵妃这段时间养病,贤德妃需要照顾公主。本宫瞧着,宫里面也就宁妃最妥当。十日之后的选秀就让宁妃陪本宫主持,你看如何?”

“宁妃办事妥帖,这是极好的。”司徒昀对一路上走来,对后宫诸人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