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卫芊坐在下手木椅上,正色道:“这件事需跟陛下禀报,圣心裁决。不过到底怎么禀报,这需要我们慢慢斟酌。”信上怎么说,会影响司徒昀的判断。

“前朝准备通信,咱们后宫也要传信?”

“陛下临行前请娘娘统筹全局,娘娘自然需要亲自留书,以免奸人迷惑陛下。”卫芊道:“前朝传信,后宫递书,再有陛下线人禀报。三方面汇总,这才信得过。”

太后听了,若有所思:“那你说,怎么办?”

“妾身恳请太后娘娘,容妾身前去探望颐和妹妹和卫英弟弟。”卫芊连忙跪下请求。

“去吧,你做嫂子、做姐姐的,去见一面也好。回来跟哀家商议这家书怎么写。”太后许诺,又忍不住抱怨:“这俩家伙真能折腾,本以为两个老实孩子,谁成想整出这一场。万一社稷崩毁,他们哪有好处?”

“娘娘,事情没到这一步。说不定反而是一件因祸得福的大好事。”

“哼,哀家知道你的打算,不过你觉得朝里面那些老夫子的嘴巴能够堵住?哀家是不愿意听他们唠叨。回头就让他们找你去!”太后揉着脑门:“为你弟弟着想,这件事你好好了了。哀家就在院子里听曲,一切由你操办。”遂命人将宫印暂时交给卫芊。

卫芊从进位昭仪开始,一直替太后传递懿旨,如今太后将卫芊提出挡灾,卫芊含笑点头:“放心,妾身会把一切安排妥当。”

于是,卫芊带王熙凤去见颐和二人。

王熙凤见卫芊和太后之间的交流,惊讶问:“娘娘难道每天都这么对太后娘娘?”在王熙凤心中,太后是全天下至高无上的女人,比自家那位大佛更可怕。只能顺着,不能逆着,刚刚小心翼翼站在边上大气都不敢出,哪里有卫芊这份从容?

而且,太后对她也太放心了吧?凤印说借就借?而卫芊随手把玩凤印,显然也没当回事。

凤印?如果一个实权妃嫔,在宫中没有凤印照样行走。凤印,无非是一个添头。卫芊可以直接刷脸。

“太后于我,便如外祖母于你。”卫芊点了一句,拉着王熙凤的手前往颐和住处。

王熙凤若有所思。她在家中将贾母供着,只要贾母不过分,她乐得做一位贤惠孙媳。而之所以贾母容忍,也是她行事不过分,掌家有度。贾母乐得做太上掌柜,实际操作交给王熙凤,只要给她几分尊重,大家过得去就行。不然贾母目前的身体,还能操持每一件事?

“那……大姑娘呢?”王熙凤看看左右:“外面都说贾卫六宫,大姑娘在太后心中什么地位?”

至少不如我?不过卫芊没说出来,笑而不语,入殿去找颐和。

绑架可汗这件事是卫英想出来的,可实际动手离不开颐和帮忙。

颐和公主的和亲队伍前往边疆时,正好在卫英、刘保和处歇息。

卫英这小子少年意气,从小受卫芊教导,对和亲之类的事情最不喜欢。见颐和也不愿意,试探一番后二人一拍即合。卫英想办法和颐和密谈,制定这个绑架计划。

当然,绑架可汗可不简单。单单逃命就九死一生,为此,卫英花小半个月在草原上设立补给点,以供三人逃离时所用。

也多亏他这段时间在边疆生活,熟悉草原地形。在和亲队伍慢慢行进时,在背后布置这些东西,安排救兵在各处埋伏。

接着,卫英混入迎亲队伍,让颐和在婚礼当日设计灌醉大可汗,想办法将他偷出。按照卫英事先准备的补给点进行补给换衣,绕了个大远路跟刘保和汇合,最终将可汗送入长安。

颐和少女心性,胆大包天,更别说这是为日后人生做出奋力一搏。于是脑子一热,跟卫英闯下这般大祸。

如今回到宫中,她心脏还不住跳动,兴奋和惶恐交杂。

突然有宫女禀报,说是宁妃娘娘前来。颐和马上出门迎接,只见卫芊和王熙凤笑吟吟进来。

“呦,瞧瞧我们的小英雄。居然敢将大可汗请回京城,这件事本宫可要好好跟陛下说道说道。”

“姐姐。”颐和连忙上前:“姐姐莫要取笑,卫将军那边情况怎么样?”

“你就这么关心他?“卫芊扫了一眼颐和,看出颐和云英之体未损,且眉宇间流露情意,心中有谱:我就说嘛,他们俩命格相配,是互生互旺的命格。回忆太妃的话,卫芊有心撮合。

拉着颐和在宫中秘议,然后让王熙凤去城中布置。

第153章 宫议

第二天,长安城冒出一串流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