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2页)

干枯的苇草成了最好的燃料,在风的助力下,火势的蔓延速度远远超过人的奔跑速度,意识到这一点后,曹丕绝望地放弃了徒劳的奔逃,仰天而叹:“想不到朕纵横一世,竟要葬身于此!”

“陛下,不要放弃!”雨薇叫道,情急之下却灵光乍现。

“可有火折?”她出人意料地问,未等回答已在自己身上摸索着找到火折子,在风中煽燃了,奋力向前方未着火的芦苇丛中掷去!

“你!”曹丕怒不可遏地看向雨薇。

前方仅剩的一片苇丛也被点燃,大火肆无忌惮地自四面八方席卷而来。

“陛下,卧倒!”雨薇突然拉着曹丕伏倒在地。

灼热的气流在身周交织流窜,但料想中葬身火海的痛楚却迟迟没有来临……

一直到那些半人高的芦苇烧尽,大火才渐渐熄了。两人毫发无伤地爬起,才见广阔的苇地早已烧成焦黑一片,却独独留了他们身周一丈见圆之地幸免于难,那场景奇怪诡异到彷如神造。

曹丕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久久回不过神来。身后响起人声马蹄,雨薇慌忙挽起一头秀发。

黑压压的人丛齐齐跪倒:“陛下受惊!”

曹丕终于如梦初醒,他略抬了抬头,神情恢复了一贯的冷厉。跨上御林卫牵来的御马,他忽然回头看了眼一身狼狈的雨薇,目光复杂难言。

“给江令丞再找匹马来吧……”他淡声道。

“谢陛下。”雨薇揖礼谢恩,心头却忐忑至极。

一连串变故下来,面对神出鬼没的东吴军队,魏军上下人困马乏,人心浮动,就连曹丕自己也疲态尽显。

谋臣刘晔乘机进言道:“此去南郡尚有数百里之遥,东吴动向不明,而我军疲乏,恐不胜颠沛,不如先驻营修整,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话虽不错,但何处驻营为妥?”曹丕问道。

蒋济道:“此处西去十余里有一山名叫西塞山,山上四季如春、草木葱郁、且有山溪纵横,若在此处驻营,既便于饮马补给,又可居高临下,易于观察敌军动静,并借住地利优势防守克敌。”

曹丕思忖了一下,点头同意。

刘晔又道:“陛下此次奔袭荆州乃计划之外的奇兵,恐在南郡江夏的曹真徐晃人马未能领会陛下用意,不敢轻易出兵。陛下不妨派一支轻骑潜回江北,宣旨调兵,责令曹都督率部前来汇合,一旦两部会师兵力大增,任他东吴再虚张声势,亦是徒劳……”

曹丕听后,终于展眉:“子扬所言不差,朕也正是此意。”

正思虑传旨的人选时,忽听部将来报,道是有一队魏军正从江北泅渡而来。

曹丕正感意外,即令部下去探。那队人马却已渐渐临近,只有二三百人而已,为首的那人赭袍轻甲,骑于一匹白马之上……

但见他来到魏帝跟前,翻身下马,单膝跪下:

“末将司马昭护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果然是那熟悉的音容身姿,雨薇惊讶之余,心头竟有一丝微温的暖意。而他也微微睨了一眼魏帝身后的雨薇,眼神中尽是担忧关切之色。

“你……不是司马仲达的次子吗?你不是应在许昌,怎会出现于此?”曹丕疑惑道。

“昭奉父帅之命督运军粮至江夏大营,适逢探马报对岸柴桑地界火光冲天似有战事,徐将军恐陛下南征之战有变故,深为忧虑。末将便主动请缨,率三百轻骑,悄然渡江,而来一探究竟……”司马昭禀道。

“原来如此。”曹丕赞叹道,“只带三百人马就敢渡江,胆识倒是不小。在长江之中竟未遭到吴军战船阻击吗?”

“末将从前曾到过此处江岸,知道柴桑以西之地有一处江域,水浅浪静且相对隐蔽,正是吴军疏于防守之处。徐将军派了十余艘轻舟以作接应,助末将暗渡过江来,倒未曾遭遇吴军。”

曹丕听了不禁赞许点头,雨薇心中更是明白,所谓渡江之地,便是那回为求青蒿与他涉险私渡的地方。

“既然如此,朕倒是正有一事要你去办!”曹丕斟酌了一下道,“朕即封你为前将军,持朕的虎符再次率本部人马潜回江北,调徐晃水军和曹真的虎贲精锐渡江围攻柴桑,并与朕在西塞山汇合,一举进攻东吴境内的荆州各郡!”

“是!”司马昭愣了一瞬,即低头领命。

“此事极其重要,务必极为小心!”曹丕又道。

“末将定不辱命。”头次接下如此重任,司马昭眼中不禁露出兴奋之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