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这次亦然,剑公子去看阁主的第二天,阁主便来到半个多月未至的凌云殿,精神饱满,气色红润,就像问鼎阁后院里的桃花。然后说清让到了,要回乡扫墓,一应事物按排好了,便让剑潇一人陪同回去。

他们来到的地方却是一个小村落,野径阡陌,竹篱屋舍,鸡犬相闻,此时正是傍晚,袅袅炊烟在青山绿水间飘荡,时而有一两阵父母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

剑潇很喜欢这个地方,心情也因眼前的风景轻松起来。看向萧戎歌时,见他桃花眼里也带着疏淡的笑意,像吹散炊烟的风。

那样的笑令剑潇心里微微一荡,眼睛竟移不开。傍晚的风穿过田野吹过他们身边,萧戎歌笑得越发舒心,眼角出现了细细的鱼尾纹,忽然意识到今年他已三十二岁了,这已不是年轻的岁数。

“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萧戎歌忽然转过身来,四目倏然相对,剑潇偷窥被抓个正着,脸不由得便红了起来,忙转过头去。萧戎歌心里一荡却并不点破,马鞭指着山洼里的一处,“我们去那儿。”率先驱马而去,然后在一间茅屋前停了下来。

青苔覆石,门槛古旧,显是不常有人来,茅草却像是新修葺的,萧戎歌下马放任马儿自己去吃草,推开门,桌几与门窗一般古旧,却打扫的干干净净,显然来前萧戎歌已派人过来打扫过。

“这是我家。”他熟稔的推开窗户感慨,“六七年未回来了。”

是一间三室一厅的茅屋,陈设简陋很有居家的韵味,萧戎歌带他一一参观了每个房间,怀旧的向他讲着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这棵李子树结的李子很甜,小时候爬树摘李子吃,不小心被树枝刮伤了,到如今腿上还有个疤痕。……”

“流苏小的时候个子矮,最喜欢踩在这个椅子上和我们比高,大家都取笑她‘矮子爱比高’。……”

“外婆喜欢在黄昏的时候坐在这个门槛前就着夕阳给我们缝不小心撕破的衣服,我们便在她身边催她快点快点,被母亲看到又要挨骂了……”

剑潇想他童年的故事如此清新,难怪以后不敢回来,这样的清新只会令人自惭形秽。

“我小的时候很笨,有次外婆给我和流苏同时做了两件衣服,我的衣服穿破了,流苏的还是新的,我不甘心,于是趁外婆给我补衣服的时候,偷偷的拿来剪刀将流苏的衣服也剪得一个洞一个洞的……”

剑潇哈哈大笑起来,想不到他童年的时候竟滑稽至此,“你怎么这么笨?”

萧戎歌揉揉额头笑了,“我小时候还有一点与你一样。”

“什么?”剑潇好奇。

“不爱说话,见了陌生人就冷着个脸,因此外公时常骂我……”

“骂什么?”

萧戎歌挑挑眉然后说了一句粗话,“石滚压不出个屁。”

剑潇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萧戎歌兴味的看着他,剑潇才想起来他那是间接的骂自己,气恼的一瞪眼,“你才石滚压不出个屁呢?”又好奇的问,“石滚是什么?”

萧戎歌手绕过他的肩,指着远处的谷场,“那个圆圆的大石头就叫石滚,是用来将稻子从稻穗上压下来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剑潇撇了撇嘴。

“清让节还要过几天,我们便住在这里吧,你会介意么?”他很风度的问。剑潇摇了摇头,他很喜欢这里。萧戎歌接着便笑了,半是调侃,“后面是厨房,还劳烦剑公子做饭。”

“你不是知道柴米油盐贵么,怎么不自己做饭?”剑潇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萧戎歌张口结舌,剑潇一笑便去了厨房,里面一样物什竟俱全,“你要吃什么?”

萧戎歌正双手环胸倚在门前,侧着眉眼笑吟吟道:“你随意,我不挑食。”

剑潇嘴角很不厚道的挑了挑:他不挑食,天下就没有人挑食了。接着便听萧戎歌意态悠然的道:“只要不是木耳、芹菜、竹笋、豆芽、……鸡肉、羊肉……豆腐……”

剑潇就知道会这样,“豆腐为什么不吃?”

萧戎歌慵慵的倚在门槛上,双手环胸,桃花眼微挑,笑得诡异暧昧,“我只想吃你的豆腐。”

剑潇翻了个白眼,见厨房里有香菇、蔬菜、鱼肉,“清蒸一条鱼,弄个香菇汤,炒个蔬菜吧。”赶了这么几天的路腰酸背痛,实在不想做饭。

“好。”萧戎歌这回倒好商量,袖手懒洋洋地看他在厨房里忙碌。剑潇从小与师父生活在深山里,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饭,有时候师父云游数月未归,就只有自己动手,这六年从军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