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悴ダ锩嬗幸桓錾�粼谥馗床欢系乃底呕啊�

“哥,一起去吧,说不定有可能去欧洲旅游哦!”苏尧扯了扯苏叶的衣袂。

苏叶挑眉,以他们家庭的情况,苏尧怎么可能没有去过欧洲,但是搜索了一下记忆,就连自己也没有去过,更何况是年纪比较小的苏尧,他或许跟他的母亲在华夏旅游过,但苏振平经常出差,从没想过带家人去旅游放松,以家庭为中心,以老公为中心的后妈更加就不会带儿子去了。

悲哀吗,亲情味如此淡漠的一个家庭,他们两个或许不愁吃不愁穿,要想去旅游想苏叶这种年纪也可以满世界跑了,只是少了父母的关爱,这样子的成长真的没问题吗?

就在苏叶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一系列感叹的时候,苏尧拿来了两张纸和两支笔,并递了一份给苏叶。

“我也要?”苏叶接过纸笔,见苏尧点点头,问道:“你写的是什么诗?”

“现代诗吧……古体诗我不在行。”能够代表一个市来参加作文大赛,苏尧的文字功底还是很值得肯定的,苏叶丝毫不怀疑苏尧有夺取冠军的可能。

“那就陪你们玩玩吧!”苏叶嘴角勾起,突然他也对这个活动产生兴趣了。

既然苏尧要写现代诗歌,那就错开对决,他就写一下古诗词好了。

其实在古诗词方面,要想写出佳句很难,尤其是这个世界已经有一首七夕名诗,像一座大山一样压住其他咏七夕的诗,想要取得突破,难!

古代文人有关七夕的诗词很多,但苏叶觉得其中最好的只有两首,一诗一词,诗为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词为秦观的《鹊桥仙》,都代表了七夕诗词的巅峰。

而论意境和积极意义而言,后来的《鹊桥仙》更胜于《迢迢牵牛星》。

但苏叶要写的,却是那一首《迢迢牵牛星》,正是因为《鹊桥仙》对于感情的理解太深刻,根本不是苏叶这种年纪能想到的,在这七夕诗会上写,就太过骇人了,而且苏叶对于锋芒毕露而言,更喜欢韬光养晦。

“哥,给我看看你写的!”苏尧在一旁想了半天,写写又改改,终于在差不多活动截止的时候酝酿出来了,并兴高采烈的要欣赏一下苏叶的作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读完最后一句,苏尧有点说不出话来了,他虽然不擅长古诗,但是欣赏能力还是有的,自然能品尝出这首诗的闪光点,尤其是最后一句点睛之笔,可以说是千古名句也不为过,当然他也没猜错,这最后一句在另一个世界的确是千古名句。

我的哥哥怎么能这么有才华!苏尧彻底震撼了,看着苏叶的眼神都是带着崇拜的星星眼。

苏叶被他盯得有点发毛,打了个响指道:“回魂了!还不赶快去交卷!”刚才两人交换卷子,苏叶还是很肯定苏尧这么短时间内写出的诗歌,脱颖而出是肯定没有问题的,除非那评委有眼无珠。

果不其然,在稍后晋级的名字中就有着苏叶和苏尧的名字。

决赛是在花市上一座临时搭建的鹊桥上举行,还是刚刚的那两组,每组只有十个人,之前写诗词的要写诗歌,写诗歌的要写诗词,限定时间十分钟,要求紧扣周围的事物。

要写诗歌的话,不同于刚才初赛半个小时的思考时间,十分钟的构思最好就是短诗,不要长长的一大篇,你还没想完就时间到了。

就在苏叶皱眉构思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人俯下脑袋开始奋笔疾书了,忽然他看到桥下的人们看着他们议论纷纷,脑海里闪过一个名篇。

时间到了,评委让每位选手一个个念出自己的作品,苏叶听了听苏尧所作的词,这才知道之前他说不擅长古体诗词,那只不过是相对于现代诗歌,单单拿出来和同龄人比,那还是高出了不止一个水平。

一个个念完了,轮到苏叶,他看着桥下的群众,轻轻念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第一句并不惊艳,评委还略带可惜的摇了摇头,看到之前那首《迢迢牵牛星》,这位评委便下意识的对苏叶的现代诗歌也有了期待,但事实证明——学有所长,术有专攻。

“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但接下来的第二句,完完全全的推翻了评委刚刚的想法,整首诗的意境轰然间有了极其强烈的体现。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苏叶念完最后两句,轻轻朝评委和观众鞠躬, 表示自己朗诵完毕。

他所朗诵的是前世卞之琳的代表作之一《断章》。原文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但楼上这一词用在这里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