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4页)

第69章 忆当年,风光前的艰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叶已经写完了华夏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唐宋,里面的一些经典作品也被他收集起来专门出书,一首首的唐诗宋词被人们所传唱着,这是一种新的潮流,开辟了新的诗派词宗,这里的华夏诗歌发展史着实和苏叶的原世界偏离了很多,《诗经》《楚辞》同为华夏诗歌的发现源头,可是却走入了一片新的流域,没有像苏叶那个世界那样注重精雕细刻,而是偏向于意识流,更加关注的是内容,最后竟与西方的诗歌有了异曲同工之处,但东方特有的内敛玄奥却也一点也没丢失。两种不同的道路说不上谁好谁不好,但无疑苏叶前世的诗词歌赋在明清已经走到了末路,越发古板丢了灵性。

然而时代不同了,前世八股文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而且诗词的巅峰时期早已过去走向暮途,但这里不同,一个极为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世界,无数人的思想在碰撞,苏叶将这样一种新事物引了过来,两个世界文化的碰撞,无疑会迸发出盛世烟花,再造一个诗词的辉煌。只是想想苏叶也是浑身热血沸腾,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前世的精粹在这个世界焕发光彩了!

一名银发梳得整整齐齐,精神抖擞的老人手里拿着本《唐诗》低声喃喃,摇头晃脑,继而拍手称好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如此直抒胸意之句,杜工部当真是心怀天下,可敬!小叶通过诗词来刻画充实人物形象性格,也算是独具匠心,开一派先河了。”

一旁的苏叶挠了挠头,喝了一口茶来掩饰自己嘴角泄露的开心:”姜伯过奖,再夸下去我就真的会骄傲了。”

“你有骄傲的资本。”这个叫姜伯的老人笑眯眯的摇了摇头,看着现在意气风发的苏叶真的是很感慨,他是从苏叶还没怎么发迹就认识了,那时他被儿子牵连书店让来讨债的混混砸了,就在这时他将店铺盘给了苏叶,作为交易其中的一个请求,他留在了书店当店长,跟他爱了一辈子的书作伴。(忘记了的读者可以往前翻——第十二章:店大欺客,云中的梦想。)

现在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苏叶崛起的几年时间里面,这间最开始只是为了实现儿时一个梦才买下的书屋没有被他遗忘在一旁,到了今时今日,当初的云中书屋真的”飞上了云端”,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实体连锁书店。姜伯可以说见证了以苏叶为核心的一个帝国的崛起。

才过而立,苏叶就已经达到了让众人难以企及只能仰望的高度,所以在文坛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应如苏叶!

苏叶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大唐》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大宋》,至此他的华夏系列已经出了一半有多,剩下的元明清以及近代化,因为年代越来越近,保存的史实资料也越来越多,写起来的进度也会快乐不少,至于其他地方,欧洲才刚刚准备写中世纪的黑暗年代十字军东征部分。时间上慢了一点没有同步,不过这是情有可原的,当初苏叶的声望只在华夏地区是实打实的,出到外面就不是这么管用了,而他所写的东西不是一般的惹争议,只能够先集中精力先在华夏打开一个缺口,就算是如此,苏叶在当初刚刚发书《乱秦—楚河汉界》的时候,就被群起而攻之。

人一上了年纪就喜欢回忆往事,跟姜伯聊着过往的那些不堪回首的过往,苏叶真的感觉到无法直视,却也有点感慨,果然他也是不再年轻了,喜欢想当年。

想当年,《乱秦—楚河汉界》可是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刮了一场净化文坛的风,那些卫道士直呼苏叶是异端,拿着火把就要烧烧烧!口中喊着什么“历史不容亵渎,事实不可改变!”“编排历史只为满足自己,如此儿戏且不道德!””此风不能涨,此事必受制裁!”“*/…%#~……”于是乎苏叶也没有料到这些人会有这么大反应,差点阴沟里翻船,文化部直接下发通知勒令《楚汉》下架,苏叶工作室的那些作品也被各种查,正在进行的一切事项都受阻,手下那些作者艺人人心惶惶。要不是苏叶在网文这块领域的地位超然,传统作家势力难以动他,就真的是要被全面封杀了。

其实是苏叶太过得意,招人眼红了,有哪个作家能在三十不到就已经在世界扬名了?不是那种因为一两本畅销书而出的名,而且有含金量的,真真正正的名声。看苏叶的崛起历程,就感觉是像开了挂一样,不能说一帆风顺,却也只经历过小风小浪,是上天偏爱吗?这让其他人的心里怎么能够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