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此处时,却停了下来,可小燕子却听得正起劲,见萧剑不说下去了,有些急了,便道:后来怎么样了,怎么不说了?,萧剑看了小燕子一会,道:当哥哥找到妹妹的时候,却发现妹妹已经长大了,而且还认不出来了,小燕子半晌才道:然来是这样,我还以为?,萧剑问道:你还以为什么?,小燕子歪着脑袋,眨巴著眼睛,很努力在想问题的样子,最后还是听她说道:想不出来了,小燕子的确是想不到什么,然而一旁的永琪几位却隐隐觉得萧剑讲得这个故事很可能就是小燕子的身世来历,至于那位亲王,莫非就是当年的宝亲王弘历,即现在的圣上乾隆,只是萧剑有意不说破,谁也不好去追根究底

? 萧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气氛变得有几分沉闷起来,此时他也自觉有些酒后失言,不禁有些懊恼,但已经说出去的话,便如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又说了一些闲话后,已是夜深了,便起身告辞,大家目送一程,各自回去,永琪回景阳宫,尔康回学士府,晴儿回慈宁宫,不提。????

话说萧剑正行走间,隐隐看见一群人提着灯笼,拥着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缓缓而来,萧剑不知是哪位,看衣饰气派,必是大有身份,宫中多礼仪,一招不慎,便生祸端,于是将身一闪,隐在一株树冠之下,那群人渐至眼前,萧剑偷眼望去,一位大约七十开外的老妇人,衣着华贵,体态肥硕,偶尔咳嗽几下,便把一旁随行的太监紧张的不得了,那老妇人不怒自威;一名上了点岁数的太监迈着小碎步;紧随其后;口中说着:太后老佛爷;这天寒地冻的;有什么事;吩咐奴才去办就是了;何苦来着要亲自走一趟呢!您老人家本就有哮喘的老毛病;万一复发;可不又要受苦了么!奴才瞧着也心疼呀!萧剑心中一凛;暗思:然来这老妇人便是当今太后…。。。。。。只听太后说道:本宫莫非就是纸糊的。泥捏的;就哪么经不得半点风雨?说罢;一笑;众人也陪着呵呵一笑。那太监讨好地说道:老佛爷是万金之躯;怎么会是纸糊的泥捏的!奴才这张嘴;该打!该打!说罢;朝自己的脸上打耳光子;太后说道:莫打了;你跟随本宫多年;本宫还不知道你的忠心不成;本宫这是有事需得与皇上面谈;快去通告一声;便说本宫有要紧事相商;随后就到!那太监连忙说道:奴才这就去向皇上禀告!太后说道:你也年纪不小;陪着本宫就是了!这时从一旁闪出一名小太监;乖巧伶俐地说道:请刘公公陪着老佛爷;小的这就去向皇上禀报!说罢;飞也似地跑去禀告……。。

??这一番话;听得萧剑心潮起伏;心中暗自思量:乾隆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天赐良机;让我可以一见仇人的真面目……。。;思罢;便打定主意;悄悄地尾随在太后的后面;一路潜行。

???走了一程;行至一处宫殿;他避开门卫,纵身一跃;蹬上房梁;小心冀冀地揭开几块瓦片;屏住呼吸;借着屋里的灯光看去;只见一人,头戴皇冠,身穿龙袍,龙眉凤目,雍容华贵,不用说;此人便是乾隆无疑,萧剑的心脏咚咚地加快了跳动。

?他侧耳倾听,只听乾隆向太后说道:皇额娘;是什么要紧事;非得您老人家亲自前来;这夜里风寒露重;额娘要当心身体才是!太后道:有一桩事情;额娘放心不下;睡着也不安稳!乾隆忙问道:是什么事情让额娘如此放心不下?太后道:今天允禄,允裪,允礼,允禧,弘晳,还有你弟弟弘昼,他们一大帮子人来到额娘这里,口口声声说祖宗之法不可废,旗民不可通婚,这是祖训,永琪贵为皇子,岂能娶一个来路不明的汉人女子为妻,此事当慎之又慎才行。乾隆半晌无语,不禁犯难,事情比想象中要难办的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皇亲,皆为亲王,郡王及贝勒,履亲王允裪,慎郡王允禧,大家一致态度坚决。

?乾隆沉吟半晌后,说道:如今我大清立国已有百年,四海升平,民心思安,孩儿欲重结满汉之好,永琪娶一汉家女子为妻,若以此取信于天下,可见朕之诚心,并非戏言,额娘以为如何?太后听完,说道:皇儿所言甚是,但祖宗遗训,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得了的。乾隆沉思片刻,说道:此事确实需要颇费一番周折才行,让额娘担心了,额娘身体有恙,还是早些回宫休息吧。太后起身欲走,忽又说道:本宫听说阿里和卓一再请求进京,若问起香妃;该当如何?乾隆半晌没有答话,太后叹口气;说道:宠儿不孝;宠狗上灶。说完;起身离去;乾隆恭送至门口。

??送走太后;乾隆又返回房中;半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萧剑仔细将他打量;一幅埋藏在心底十八年的画面又浮上心头;在一个漆黑的夜里;一场大火正在燃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